孩子演讲时手脚往哪儿放,幻灯片小学生演讲时手怎么放
关键词:少年领袖演说班 国学吴守立 国学天第书院 论语吴守立
演讲中,很多家长和孩子在演讲中,不知道手往哪里放,要么不停搓手、要么直接插裤兜、要么在眼前乱晃。
有的孩子脚不停地乱晃,站在哪里都觉得不舒服。
有的孩子身体僵硬不协调,在台上像一个木偶一样。
天第书院为你盘点演讲中8大错误肢体动作,老师和家长朋友们可以为孩子收藏下来,早日教会孩子攻克演讲和表达。
一、眼神闪躲
演讲中,不敢直视听众,或眼神闪躲,都是缺乏自信、紧张和准备不足的表现。
所以,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应该看着你的听众。用80%至90%的时间看着听众的眼睛。
大部分孩子演讲中要么看笔记、要么看幻灯片,或是身前的桌子,
可以让孩子看自己的演讲录像,帮助孩子改变这一行为。
二、物体阻碍
如果在你和你的听众之间有别的物体,从而阻碍了你们的直接交流,就更不应该做出这样的肢体动作:
比如双手交叉,站在讲台或椅子后,从屏幕后和别人交谈,这都阻碍真正的交流。
即使只是一个放在桌上的文件夹,也可能制造距离阻碍交流。
所以,要保持“开放”。保持你的手打开、手掌向上,消除你和你的听众间的壁垒。
三、站立不安
站立不安说明了你感到紧张、不确定或措手不及。演讲中前后摇晃,反映了一种能力与控制力的缺乏。
四、手插口袋
把手放在口袋中或手指纠缠,把手拘谨地放在身体两侧,或塞在口袋里给人的印象是——你提不起兴趣,不想参与或紧张,以致给人有点玩甩的感觉。
解决它的办法很简单:从口袋里拿出你的手,做些有决心的、果断的手势。保持两手高于腰部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这是个复杂的手势,反映了复杂的思想,并给了听众对说话人的信心。
五、一动不动
有的发言者在演讲过程中几乎不动,从头到尾都站在同一个地方,没有任何肢体动作和眼神表情,这反映了他们很死板、紧张、沉闷、没有魅力和活力。
演讲者应该激活你的身体,而不是死守着幻灯片,要适当走动走动。大多数孩子都认为他们需要笔直地站在一个地方,但他们不明白的是,移动不仅是可接受的,而且是受欢迎的。
六、没精打采
后仰、驼背等这些姿态往往与缺乏自信联系起来,它们能体现或者被认为能体现:缺乏投入或兴趣,它们也说明你没有权威,缺乏信心。
演讲过程中应该保持抬头挺胸。当站立时,脚打开与肩同宽,身体稍向前倾。这样你就看起来很感兴趣,更投入,更有热情。
肩膀略向前,这会显得你更有气概。
头与身体要直立,不要靠在桌子或讲台上。
七、动作虚假
肢体语言“不自然”和“做作”表明准备过度,手势反映了复杂的思想,听众能从手势中察觉到你的信心,能力与控制力,但不宜过分和夸张,要出于真情。
八、小动作多
玩话筒(笔)、跺脚等小动作只能体现孩子的紧张、不自信,或对细节不够关注。
用一台摄像机录下孩子的表现,再带孩子用挑剔的眼光去重看一遍。问孩子,是否发现了自己从未察觉过的那些令人讨厌的小动作?
肢体语言和演讲内容一样重要,如果你和孩子真正重视孩子肢体语言,不断修正、完善孩子的肢体语言,孩子的演讲的表现力将大大提升!
#视频号:天第书院
PS:如果内容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支持一下。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视频号【天第书院】,以国学教育智慧为出发点,分享关于个人成长、夫妻关系、孩子教育、企业管理等干货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