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各数的认识
11-20各数的认识(精选15篇)
11-20各数的认识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能够正确地写出11~20各数.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积极主动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地书写11~20各数.
教学难点
理解数位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
1.数20以内的数
(1)从1数到20.
(2)从20数到1.
2.读出下列各数并说出它的组成.
11、13、16、18、20
分别出示数字卡片,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对11~20各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怎么写这些数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指导探索.
1.教学例4【演示动画“写数”】
(1)出示数位表
十位
个位
师:这个表叫数位表.它可以帮助我们写数.上面标着数位的名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闪动)第二位呢?(十位闪动)
写数的时候,如果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呢?(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有3个一就要在个位上写几?(在个位上写3).
(2)出示小棒图:
师:这是多少根小棒?(12根)
12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随学生回答,将1捆小棒移到十位上,两根小棒移到个位上.
师:有1个十要在十位上写几?
有2个一要在个位上写几?
十位上的这个“1”表示1个什么?(1个十)
个位上的这个“2”表示2个什么?(2个一)
这个数是多少?
请你用手指在桌子上写出一个12.
(3)学生摆小棒试着写15.
师:请你先摆好数位表,然后在数位表的上面摆出15根小棒.
说一说15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1个十在什么位上写几?
5个一呢?
请同学们把它写在数位表上.(学生试写)请一人说自己是怎么写的.
(4)学生独立探索20的写法.
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交流写法.
师:个位上不写“0”行不行?为什么?
老师演示:擦掉数位表看不出是20了,0起到占位作用.
学生书空,边说边写“20”.
2.教学做一做.
(1)看图写数:
出示p79格子图(一)
师:如果不摆小棒,没有数位表,你能看图写数吗?
这有两行格子,左边的黄格子有几个?右边的粉格子有几个?一共是多少?这个数怎么写?(先写十位上的“1”,再写个位上的“4”).
出示p79格子图(二)
师:看着这幅图,你会写数吗?
学生独立写数,然后订正.
出示计数器.
师:这是计数器,是用来计数的,右起第一档是个位,第二档是十位;十位上有几个珠子就表示几个十,个位上有几个珠子就表示几个一.
边拨珠边提问:十位上有几个珠子?(1个)表示什么?
个位上有几个珠子?(1个)表示什么?合起来是多少?(11)
师:同样是1个珠子,所在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数量就不同.
这个数怎么写?请你书空.
出示计数器图(一)
学生独立写数,然后订正.
出示计数器图(二)
学生独立写数,然后订正.
(2)用数字卡片摆数
老师说,学生摆.
十六、十一、十九、十四、十七、二十
由1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数.
三、巩固练习.
1.在田格里写数(11~20)
2.口头填数.
3.请把卡片按顺序排列起来.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你有什么收获?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到了什么?(拓展知识,有的学生可能会想右起第三位是什么位呢?……)
板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
11-20各数的认识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能够正确、迅速地读出11~20各数.
2.初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语表达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数11~20各数及读法.
教学难点
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
师:谁能按顺序说一说,以前我们都认识了哪些数?(学生可能会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谁能再倒着数一数?
师:谁能数一数第一组和第二组一共有多少人?(两组人数不超过10)
如果让你数一数全班一共有多少名男生.你会数吗?(男生人数超过10)
谁来试着数一数?
请一位同学数.
师:男生的人数超过了10,我们只认识10以内的数是不够的,生活中经常会用到比10大的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1~20各数.
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二、指导探索.
1.教学例1.【演示课件“数11~20各数”】
师:这是几根铅笔?(1根)
现在呢?(2根)……(一直数到10根)
10根铅笔要怎么样?(捆成一捆)
1捆是几根?(10根)
1捆就是1个什么?(1个十)
再添1根是多少?(11)
再添1根呢?(12)……(一直数到19)
19再添1根是多少?(20)
现在又够10个单根的了,怎么办?(捆成一捆)
原来的1捆再加上这1捆是几捆?(两捆)
两捆就是两个什么?(两个十)
两个十是多少?(20)
20里面有几个十?(两个十)
你能边摆小棒边数数吗?请你拿出小棒从1开始一直数到20.
学生边摆小棒边数数,教师巡视.
师:不摆小棒,你能从1数到20吗?
学生试着从1数到20.
2.教学例2.
(1)数的组成: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新数都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你能用小棒摆出这些数吗?
教师说数,学生用小棒表示,同桌互相说一说所摆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11、13、15、20)
(2)数的读法.
出示例2的11图
师: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因为它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所以读作:十一.
出示例2的13图
师: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读作什么?
分别出示例2的15图和20图
师:这个数呢?(学生先说数的组成,再读数.)
出示:12、14、16、17、18、19
师:你能按顺序读出直尺上的数吗?(出示直尺图)
学生齐读:从0到20
从20到0
指名读:只读单数.
只读双数.
5个5个地读.
师:15的后面是多少?前面呢?
18和20中间的数是谁?
和16相邻的两个数是多少和多少?
指出直尺上第13个格在哪儿?
(3)比较大小.
师:比11大1的数是多少?
比18小1的数是多少?
比13大又比17小的数有哪些?
比14小的数有哪些?比17大的数呢?
三、巩固练习.
1.数一数,一共有几块糖?
先数出10块圈起来,再看还剩几块,就是十几块.
2.口头填数.
3.请把卡片按顺序排列起来.
4.用小棒摆出下列各数.学生摆完后,指名说每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11
12
16
17
20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数?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
教案点评:
11到20各数的认识是为学习20以内加减法做准备.在设计教案时重点抓住了以下几点:
一、学生对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的理解有一定困难.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老师演示、通过亲自动手摆一摆、捆一捆,来理解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
二、学生对11到20各数的组成的掌握有些难度.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了看小棒图说数的组成、自己摆小棒说数的组成.
三、要充分利用直尺图,帮助学生理解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四、为激发学生兴趣,在巩固练习中,也是采取数一数、摆一摆、举卡片、连线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整个教学过程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由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
11-20各数的认识 篇3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王雷-年度数学学科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实验教材一年级第一册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例1、例2、例3及课后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能够正确地读11~20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顺序和大小。
2. 使学生初步了解十进制。
3. 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4.通过动手操作、相互交流培养学生主动的参与意识和积极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数的组成,能正确的读、写11~20各数。
教学难点: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初步了解十进制。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铅笔、小棒、11-20数字卡
学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复习导入(大屏出示复习题)
2.观察主题图,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做铺垫。
师: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地方?
生:马路
师:有谁知道,马路上一条条的白线是什么标志呀?
生:人行横道。
师:我们过马路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生:注意红绿灯、走人行横道。
师:大家说得真好,我们过马路的时候一定要走人行横道,这样才能保证人身安全。请小朋友们在数数,过马路的有多少人?
生:10人
师:那你们猜一猜,马路上的斑马线的条数比他们的人数多一些还是少一些?
生:斑马线多一些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师:图中还有什么?有多少?(生随意汇报)
师: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物体的个数超过10,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
板书课题
二、 操作观察、探索新知
(一)、学习数法,建立“十“为单位的概念。
师:老师这里刚买了一些(11根)铅笔,请你猜一猜有多少根?生猜测
指名数一数
师:11枝铅笔用哪个数表示?(11)板书11 这个数读做十一,板书十一。
生齐读
师:现在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出11根小棒,摆在桌子上,想一想怎么样摆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是11根?
生动手操作
比较学生的摆法,评出最清晰的摆法。
师:怎么样能让10根小棒变成一个整体,拿起来方便。(用橡皮筋捆起来)请同学们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捆好的同学举起来。(生动手捆小棒)
师:现在我们已经把10个一根小棒捆成了一个“十”了,你们真了不起。
板书:10个一就是1个十。
(二)、操作探究数的数法和组成。
1、教学11
师:现在我们做一个拿小棒的游戏,请拿出10根小棒。(生举起来)
请拿出11根小棒。你是怎么拿的?
生:拿出11根小棒并汇报方法。
师:11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生: 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就是十一。(板书,生齐读两遍)
师:这两个1表示的数量相同吗?
生:不相同,第一个1表示1个十,第二个1表示1个一
2、教学15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15根小棒,(生汇报怎么拿的)
师:15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生:15是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板书 齐读)
师:请你添一根小棒是多少根小棒,它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学生随意摆出16、17、18、19和同桌说一说它们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生汇报有选择地进行板书
4、小结:观察板书,你发现了什么?
师:十几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5、教学20
师:摆出19根小棒,19再添一根是多少根了?(20)
动手数单根的小棒,再次体会10个一是1个十。20是由2个十组成的。
(三)数序
1、我们常见的直尺上也有我们今天学习的数,大家看看。你能把缺少的数宝宝送回家吗?
2、学生顺序、倒序读一读
3、13的后面是多少?16的前面是多少?11比13大还是小?17比14大还是小?
4、在书桌里找11——20数字卡片。拿到数字的同学到前面展示。
5、请按一定顺序排好!
6、生活中我们也常见到这些数字。你在哪里见过呢?(出示生活中的数)
三、实践运用、强化新知
设计有层次的练习题
1、读一读数
2、比一比谁翻的快
找出数学书第8、12、17、20页。介绍好方法现在往前翻还是往后翻,再翻几张,为什么?
3、填空
(1)20里面有( )个十。20里面 有( )个一。
(2)1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3)8个一和1个十组成的数是( )。
(4)、一个数是18的邻居,但不是19,这个数是( )
(5)、一个一个数,与16相邻的两个数( )( )
两个两个数,与16相邻的两个数( )( )
(6)、
8
4、按顺序连线。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你还觉得谁的表现特别好?
11-20各数的认识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能够正确、迅速地读出11~20各数.
2.初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语表达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数11~20各数及读法.
教学难点
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
师:谁能按顺序说一说,以前我们都认识了哪些数?(学生可能会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谁能再倒着数一数?
师:谁能数一数第一组和第二组一共有多少人?(两组人数不超过10)
如果让你数一数全班一共有多少名男生.你会数吗?(男生人数超过10)
谁来试着数一数?
请一位同学数.
师:男生的人数超过了10,我们只认识10以内的数是不够的,生活中经常会用到比10大的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1~20各数.
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二、指导探索.
1.教学例1.【演示课件“数11~20各数”】
师:这是几根铅笔?(1根)
现在呢?(2根)……(一直数到10根)
10根铅笔要怎么样?(捆成一捆)
1捆是几根?(10根)
1捆就是1个什么?(1个十)
再添1根是多少?(11)
再添1根呢?(12)……(一直数到19)
19再添1根是多少?(20)
现在又够10个单根的了,怎么办?(捆成一捆)
原来的1捆再加上这1捆是几捆?(两捆)
两捆就是两个什么?(两个十)
两个十是多少?(20)
20里面有几个十?(两个十)
你能边摆小棒边数数吗?请你拿出小棒从1开始一直数到20.
学生边摆小棒边数数,教师巡视.
师:不摆小棒,你能从1数到20吗?
学生试着从1数到20.
2.教学例2.
(1)数的组成: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新数都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你能用小棒摆出这些数吗?
教师说数,学生用小棒表示,同桌互相说一说所摆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11、13、15、20)
(2)数的读法.
出示例2的11图
师: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因为它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所以读作:十一.
出示例2的13图
师: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读作什么?
分别出示例2的15图和20图
师:这个数呢?(学生先说数的组成,再读数.)
出示:12、14、16、17、18、19
师:你能按顺序读出直尺上的数吗?(出示直尺图)
学生齐读:从0到20
从20到0
指名读:只读单数.
只读双数.
5个5个地读.
师:15的后面是多少?前面呢?
18和20中间的数是谁?
和16相邻的两个数是多少和多少?
指出直尺上第13个格在哪儿?
(3)比较大小.
师:比11大1的数是多少?
比18小1的数是多少?
比13大又比17小的数有哪些?
比14小的数有哪些?比17大的数呢?
三、巩固练习.
1.数一数,一共有几块糖?
先数出10块圈起来,再看还剩几块,就是十几块.
2.口头填数.
3.请把卡片按顺序排列起来.
4.用小棒摆出下列各数.学生摆完后,指名说每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11
12
16
17
20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数?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
教案点评:
11到20各数的认识是为学习20以内加减法做准备.在设计教案时重点抓住了以下几点:
一、学生对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的理解有一定困难.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老师演示、通过亲自动手摆一摆、捆一捆,来理解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
二、学生对11到20各数的组成的掌握有些难度.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了看小棒图说数的组成、自己摆小棒说数的组成.
三、要充分利用直尺图,帮助学生理解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四、为激发学生兴趣,在巩固练习中,也是采取数一数、摆一摆、举卡片、连线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整个教学过程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由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
11-20各数的认识 篇5
教学内容:青岛版68——70页。
教学目标:
a类:
能正确认识11-20各数并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
b类:
1、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认识数位“个位”和“十位”。
2、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
c类:
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是本课教学重点,发展学生的数感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准备:计数器 小棒每人20根 游丝每人2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小鸟吗?海边的孩子也喜欢小鸟。让我们一起到海边看一看,好不好?
2、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给大家提个问题吗?
二、操作探索,解决问题
1、解决:沙滩上一共有几只海鸥?
先猜一猜有几只?
到底谁猜的对呢?
怎样才能数出准确的数呢?(学生说方法)
教师说明,用一根小棒代表一只海鸥。
教师圈一只,学生摆一根。
数一数,你一共摆了多少根?(板书:11)
你猜对了吗?恭喜你。
想一想:怎样才能很快地数出呢?
(学生汇报数的方法,并说明理由。)
学生的方法可能有:
1根1根地摆。
2根2根地摆。
3根3根地摆。
5根5根地摆。
10根10根地摆。
(评价学生摆的方法,根据学生摆的情况进行反馈和引导。如果认为自己摆的方法是最好的,可以接着继续摆其他的20以内的两位数,在摆的过程中感受10根一捆最好数)
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是几个十?还有几根?大家看,这样一眼就能看出是11了。
(教师演示10根捆成一捆)
说明:1就是1一个一。11里面有一个十和1个一。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
板书:一个十(捆成一捆的小棒图) 1个一(1根小棒图)
2、解决:沙滩上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教师圈一只,学生摆一根小棒。
数一数,你摆了几根?
你摆的能让老师一眼就看出来吗?说说你的方法。(10根捆成一捆,还剩3根)
教师边巡视边反馈。
问:13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我们就说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板书:13 1个十 3个一)
3、解决:礁石上有几只海鸥?
边数边摆。摆完后问:你发现了什么?(20根能捆成2捆)
有没有剩下的?
2捆是几个十?
20是由几个十组成的?(板书:20 2个十)
4、小结:同学们,你们太棒了。没用老师教就知道了一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两个十就是20。
我们认识了11、13和20。想一想,20以内我们还有哪些数没有学?
5、数数
正数、倒数11——20。
6、填数练习:有的数字喜欢捉迷藏,悄悄藏了起来,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7、学习数位
同学们,这些数还可以在计数器上表示出来。
借助计数器介绍数位:右边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拨11。(一个一个地拨,满10个后说明在计数器上10个可以进到十位上拨1,个位上是0,继续在个位上拨1)
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意思?
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
写的时候,十位上是1对着十位写1,个位上也是1,我们对着个位写1。
拨13。
拨20。
说明:20的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写0。
师生互动,拨数。
小结:以前我们学习了0到10十一个数字,今天我们又认识了10个新朋友。哪10个?(学生齐数,教师板书课题)
你了解它们吗?
三、巩固练习,加深印象
1、圈“10”练习。
2、写一写,画一画。
3、填空。
四、课堂小结:我们今天认识了11——到20十个新朋友。以后我们经常和它们打交道,一定要好好和它们相处啊!
板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
十位 个位
1 1
1捆 1根
2 0
2个十
11-20各数的认识 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能够正确地写出11~20各数.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积极主动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地书写11~20各数.
教学难点
理解数位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
1.数20以内的数
(1)从1数到20.
(2)从20数到1.
2.读出下列各数并说出它的组成.
11、13、16、18、20
分别出示数字卡片,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对11~20各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怎么写这些数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指导探索.
1.教学例4【演示动画“写数”】
(1)出示数位表
十位
个位
师:这个表叫数位表.它可以帮助我们写数.上面标着数位的名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闪动)第二位呢?(十位闪动)
写数的时候,如果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呢?(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有3个一就要在个位上写几?(在个位上写3).
(2)出示小棒图:
师:这是多少根小棒?(12根)
12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随学生回答,将1捆小棒移到十位上,两根小棒移到个位上.
师:有1个十要在十位上写几?
有2个一要在个位上写几?
十位上的这个“1”表示1个什么?(1个十)
个位上的这个“2”表示2个什么?(2个一)
这个数是多少?
请你用手指在桌子上写出一个12.
(3)学生摆小棒试着写15.
师:请你先摆好数位表,然后在数位表的上面摆出15根小棒.
说一说15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1个十在什么位上写几?
5个一呢?
请同学们把它写在数位表上.(学生试写)请一人说自己是怎么写的.
(4)学生独立探索20的写法.
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交流写法.
师:个位上不写“0”行不行?为什么?
老师演示:擦掉数位表看不出是20了,0起到占位作用.
学生书空,边说边写“20”.
2.教学做一做.
(1)看图写数:
出示p79格子图(一)
师:如果不摆小棒,没有数位表,你能看图写数吗?
这有两行格子,左边的黄格子有几个?右边的粉格子有几个?一共是多少?这个数怎么写?(先写十位上的“1”,再写个位上的“4”).
出示p79格子图(二)
师:看着这幅图,你会写数吗?
学生独立写数,然后订正.
出示计数器.
师:这是计数器,是用来计数的,右起第一档是个位,第二档是十位;十位上有几个珠子就表示几个十,个位上有几个珠子就表示几个一.
边拨珠边提问:十位上有几个珠子?(1个)表示什么?
个位上有几个珠子?(1个)表示什么?合起来是多少?(11)
师:同样是1个珠子,所在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数量就不同.
这个数怎么写?请你书空.
出示计数器图(一)
学生独立写数,然后订正.
出示计数器图(二)
学生独立写数,然后订正.
(2)用数字卡片摆数
老师说,学生摆.
十六、十一、十九、十四、十七、二十
由1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数.
三、巩固练习.
1.在田格里写数(11~20)
2.口头填数.
3.请把卡片按顺序排列起来.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你有什么收获?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到了什么?(拓展知识,有的学生可能会想右起第三位是什么位呢?……)
板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
11-20各数的认识 篇7
一、创设情境,直接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小明没有带小棒,老师准备借一把小棒给他,你们猜猜大约有多少呢?
生猜
师:猜得真多,到底谁猜对了?怎么办呢?
生数(师展示)
二、提供探索机会,经历探索过程
1、探索
(1)摆
师:小朋友,你们带来了多少根小棒?不说出答案,试着摆一摆,怎样就能让别人一眼看出你有多少根?
生摆。
(2)说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摆法跟大家说一说?其他小朋友认真听一听!
生说。
师:还有与他不同的摆法吗?(师根据学生的说,作好展示)
师:小朋友真不错,想了这么多摆法,咱们来评一评,谁的摆法最好?为什么?
生评。(奖励)
哪些小朋友的摆法跟他一样?请举起你的小手。 哇,这么多聪明的小朋友!
(3)学
师:想知道小明是怎么摆的吗?咱们一起去看看!谁说说他是怎么做的?你认为他这种做法好吗?为什么?你们也能像他这样做吗?与好朋友合作绑一绑!
(师顺手拿一捆)问:你们绑的这一捆就是1个几?这个十里有几个一?
2、读数
(1)看,小明摆的是多少?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现在你知道11是怎么合成的吗? (11)
小结:对,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合成的!
(2)这又是多少 ?它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合成的?学生说 还有谁能说说! (12)
(3)小朋友,你们带来的小棒是多少?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多个学生说!
小朋友, 20呢?你们会摆吗?把你摆的举起来!谁能说说你为什么这么摆吗? (20)
(4) 小朋友看,你看到什么?有多少个?它有几个十和几个一?(问两次)13、15、16、17
3、休息(咱们休息一会!)
4、数的顺序和大小
(1)师:小朋友,今天除了来了这么多叔叔阿姨外,还来了位特殊的朋友,是谁?
请小朋友拿出这位特殊的朋友,按顺序读读他身上的数字?你发现了什么?
生说。
师:小朋友,看着这尺子,我想到了许多问题:
15前一个数是几? 谁告诉我!
比16多1是几?
19比20少几?
18的邻居有哪些?
10离15近,还是19离15近?
师:谁也能看着尺子上的数提问给老师回答? (奖励)
三、综合应用
(1)师:小朋友,你能把咱们今天学的数字娃娃从你的学具袋里请出来吗?
瞧!他们好乱的,能帮他们排排队吗?说说你是怎么排的?还有不同的排法吗?
(2) 听口令,找朋友:A、请你找出比11大岁的朋友?B、请你找出比18小3
岁的朋友?B、请你找出15的邻居?、
(3)小朋友,汤老师手上拿着一张数字娃娃,你们猜猜会是多少呢?“大了,小了,对了。”
(4)师:小朋友,你知道吗?这些数字娃娃是咱们的好朋友,他们时刻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你能从中找出哪些数字娃娃?
这是一张“过路图”,调皮的数字娃娃躲起来了,你能找出来吗?在我们生活中,你还见过或听过哪些数字娃娃的名字?
四、小结
小朋友,你们今天学得开心吗?
唱歌曲走出教室!“如果感到快乐,你就拍拍手起!”
11-20各数的认识 篇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能够正确地写出11~20各数.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积极主动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地书写11~20各数.
教学难点
理解数位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
1.数20以内的数
(1)从1数到20.
(2)从20数到1.
2.读出下列各数并说出它的组成.
11、13、16、18、20
分别出示数字卡片,指名回答.
师:同学们对11~20各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怎么写这些数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指导探索.
1.教学例4【演示动画“写数”】
(1)出示数位表
十位
个位
师:这个表叫数位表.它可以帮助我们写数.上面标着数位的名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闪动)第二位呢?(十位闪动)
写数的时候,如果有1个“十”就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呢?(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有3个一就要在个位上写几?(在个位上写3).
(2)出示小棒图:
师:这是多少根小棒?(12根)
12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随学生回答,将1捆小棒移到十位上,两根小棒移到个位上.
师:有1个十要在十位上写几?
有2个一要在个位上写几?
十位上的这个“1”表示1个什么?(1个十)
个位上的这个“2”表示2个什么?(2个一)
这个数是多少?
请你用手指在桌子上写出一个12.
(3)学生摆小棒试着写15.
师:请你先摆好数位表,然后在数位表的上面摆出15根小棒.
说一说15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1个十在什么位上写几?
5个一呢?
请同学们把它写在数位表上.(学生试写)请一人说自己是怎么写的.
(4)学生独立探索20的写法.
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交流写法.
师:个位上不写“0”行不行?为什么?
老师演示:擦掉数位表看不出是20了,0起到占位作用.
学生书空,边说边写“20”.
2.教学做一做.
(1)看图写数:
出示p79格子图(一)
师:如果不摆小棒,没有数位表,你能看图写数吗?
这有两行格子,左边的黄格子有几个?右边的粉格子有几个?一共是多少?这个数怎么写?(先写十位上的“1”,再写个位上的“4”).
出示p79格子图(二)
师:看着这幅图,你会写数吗?
学生独立写数,然后订正.
出示计数器.
师:这是计数器,是用来计数的,右起第一档是个位,第二档是十位;十位上有几个珠子就表示几个十,个位上有几个珠子就表示几个一.
边拨珠边提问:十位上有几个珠子?(1个)表示什么?
个位上有几个珠子?(1个)表示什么?合起来是多少?(11)
师:同样是1个珠子,所在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数量就不同.
这个数怎么写?请你书空.
出示计数器图(一)
学生独立写数,然后订正.
出示计数器图(二)
学生独立写数,然后订正.
(2)用数字卡片摆数
老师说,学生摆.
十六、十一、十九、十四、十七、二十
由1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数.
三、巩固练习.
1.在田格里写数(11~20)
2.口头填数.
3.请把卡片按顺序排列起来.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你有什么收获?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到了什么?(拓展知识,有的学生可能会想右起第三位是什么位呢?……)
板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
11-20各数的认识 篇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能够正确、迅速地读出11~20各数.
2.初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语表达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数11~20各数及读法.
教学难点
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
师:谁能按顺序说一说,以前我们都认识了哪些数?(学生可能会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谁能再倒着数一数?
师:谁能数一数第一组和第二组一共有多少人?(两组人数不超过10)
如果让你数一数全班一共有多少名男生.你会数吗?(男生人数超过10)
谁来试着数一数?
请一位同学数.
师:男生的人数超过了10,我们只认识10以内的数是不够的,生活中经常会用到比10大的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1~20各数.
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二、指导探索.
1.教学例1.【演示课件“数11~20各数”】
师:这是几根铅笔?(1根)
现在呢?(2根)……(一直数到10根)
10根铅笔要怎么样?(捆成一捆)
1捆是几根?(10根)
1捆就是1个什么?(1个十)
再添1根是多少?(11)
再添1根呢?(12)……(一直数到19)
19再添1根是多少?(20)
现在又够10个单根的了,怎么办?(捆成一捆)
原来的1捆再加上这1捆是几捆?(两捆)
两捆就是两个什么?(两个十)
两个十是多少?(20)
20里面有几个十?(两个十)
你能边摆小棒边数数吗?请你拿出小棒从1开始一直数到20.
学生边摆小棒边数数,教师巡视.
师:不摆小棒,你能从1数到20吗?
学生试着从1数到20.
2.教学例2.
(1)数的组成: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新数都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你能用小棒摆出这些数吗?
教师说数,学生用小棒表示,同桌互相说一说所摆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11、13、15、20)
(2)数的读法.
出示例2的11图
师: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因为它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所以读作:十一.
出示例2的13图
师: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读作什么?
分别出示例2的15图和20图
师:这个数呢?(学生先说数的组成,再读数.)
出示:12、14、16、17、18、19
师:你能按顺序读出直尺上的数吗?(出示直尺图)
学生齐读:从0到20
从20到0
指名读:只读单数.
只读双数.
5个5个地读.
师:15的后面是多少?前面呢?
18和20中间的数是谁?
和16相邻的两个数是多少和多少?
指出直尺上第13个格在哪儿?
(3)比较大小.
师:比11大1的数是多少?
比18小1的数是多少?
比13大又比17小的数有哪些?
比14小的数有哪些?比17大的数呢?
三、巩固练习.
1.数一数,一共有几块糖?
先数出10块圈起来,再看还剩几块,就是十几块.
2.口头填数.
3.请把卡片按顺序排列起来.
4.用小棒摆出下列各数.学生摆完后,指名说每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11
12
16
17
20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数?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
教案点评:
11到20各数的认识是为学习20以内加减法做准备.在设计教案时重点抓住了以下几点:
一、学生对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的理解有一定困难.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老师演示、通过亲自动手摆一摆、捆一捆,来理解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
二、学生对11到20各数的组成的掌握有些难度.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了看小棒图说数的组成、自己摆小棒说数的组成.
三、要充分利用直尺图,帮助学生理解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四、为激发学生兴趣,在巩固练习中,也是采取数一数、摆一摆、举卡片、连线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整个教学过程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由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
11-20各数的认识 篇10
教学内容:
北京市六年制教材第一册第四单元第56、57页。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1到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了解20以内数的顺序,能够正确、迅速地读写11至20各数,并掌握11至20各数的组成。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对学生渗透实践第一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11至20各数的组成。
教具准备:
数位筒和小棍20根。
教学过程 :
1.复习检查
昨天,我们学了新的知识——数位(拿出数位筒)。大家都知道,右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让学生口答下面各题。)
(1)(师拿1根小棍放入个位筒)在个位筒里放1根小棍,是几个一?
1个一是几?(1)
(2)3个一是几?(3)5个一是几?(5)5是由几个一组成的?
个位筒里放几根小棍表示5个一?(5根)
(3)(师放小棍)学生数: 6、 7、 8、 9。
现在个位筒里有几根小棍?(9根)个位筒里是一根一根放的,有几根小棍就是几个一。
再添1根是几根?(10根)这1根还能放在个位筒里吗?(不能)
个位筒里最多能放几根?(9根)这10根怎么办?(够10根捆成一捆)
(举一捆)这1捆是几个十?(1捆是1个十)放在哪位上?(十位)几个一是1个十?(板书: 10个一是1个十)1个十里有10个一,也就是说,1个十是由10个一组成的。
2.新课
(1)认数11:
现在数位筒里有多少根小棍?(10根)再添1根是几根?(11根)这1根放在哪儿?(个位筒里)为什么放在个位筒里?(表示1个一)
在你的数位筒里放好11根小棍,怎么放?(同桌讨论,师巡视)十位筒里有几捆小棍?1捆小棍表示几个十?(板书:1个十)
个位筒里有多少根小棍?表示几个一?(板书:1个一)
11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11怎么写呢?左边的1在哪位上?右边的1在哪位上?(在十位上写1,然后在个位上写1)
(师板书:_)
怎么读?(十一)十位上的1表示多少?(1个十)个位上的1表示多少?(1个一)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11?(1个十和1个一组成11)
(2)认数12:
请你在个位筒里再添1根小棍,一共有多少根?(12根)12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板书:1个十和2个一)。12怎么写呢?(十位上写1,个位上写2)
(师板书:_)
十位上的1表示什么?个位上的2表示什么?谁能说说12的组成?(提示: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12)
(3)认数13:
12的后面是几呀?(13)在数位筒里放13根小棍,怎么放?(学生操作)十位筒里放几捆小棍?是几个十?个位筒里放几根小棍?是几个一?想一想,13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板书: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你会写吗?(十位写1,个位写3)
(师板书:_)
谁说说13的组成?
(4)认数15:
在数位筒里放好15根小棍,怎么放?(学生操作)十位筒里放几捆小棍?个位筒里放几根小棍?看看你摆的小棍,表示多少?(15) 15怎么写?(十位写1,个位写5)
(师板书:_)
谁说说15的组成?(板书:1个十和5个一组成15)
(5)认数14:
15前面的数是几?(14)
你会写14吗?怎么写?(十位上写1,个位上写4)
(学生板书:_)
谁说说14的组成?
(板书:1个十和4个一组成14)
(6)认数17:
听清问题: 1个十和7个一组成多少?(17)
(板书:1个十和7个一组成17)
谁会写17?
(学生板书:_)
(7)认数16、18:
和17相邻的两个数是几?(16、 18)
你会写这两个数吗?
(学生板书:_)
读16、18。谁说说18的组成?
(板书:1个十和8个一组成18)
(8)认数19:
出示:_
这个数是多少?它排在几的后面?(贴在黑板上)
在数位筒里放好19根小棍。(学生操作)
说19的组成。(板书:1个十和9个一组成19)
(9)小结:
我们认识了11~19各数,你们会读了吗?(齐读)我们会打手势表示0~10各数,你会打手势表示11~19各数吗?打手势11。(左手表示十位上的数,1个十;右手表示个位上的数,1个一)用手势打出12、13、……19各数。
通过打手势数数,你发现什么了?(这些数都是1个十和几个1组成的。)(板书:几个一)
读数时,先读哪位上的数?再读哪位上的数?读作:十几。
写数时,先写哪位上的数?再写什么?
(10)认数20:
看看数位筒里的小棍,一共多少根?(19根)再添1根是多少根?个位筒里有9根,这1根怎么办?(够10根捆成1捆)
把你捆好的1捆小棍举起来,放在哪儿?(十位筒里)十位筒里有几捆小棍?这2捆小棍表示几个十?(2个十)现在是多少根小棍?(20根)
谁会写20?怎么写?
(学生板书:_)
为什么十位上写2,个位上写0? 0不写行不行?为什么不行?
20是几个十组成的?(板书: 2个十) 2个十组成多少?你会打手势表示20吗?
3.练习
(1)今天,我们认识了11~20各数。(板书课题)谁来读读这些数?(齐读)
刚才我们是正着读的,现在倒着读。
(2)从开学到现在,我们认识了哪些数,你会打手势表示吗?(0~20)
(3)游戏:
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习了11~20各数的读法、写法,还学习了数的组成、顺序、大小,同学们学得很认真。为了表扬大家,老师带同学们去参加运动会,看看哪些同学通过努力能够夺得奖章。
①比赛准备:
给运动员编号,按11~20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各就各位,并报出参赛号码。
回答问题时,答题人就向前迈一步,并报出参赛号码。
②比赛的问题如下:
比11多1的数是几?比11少1的数是几?
和16相邻的数是几和几?(15、 17)
比15小的数是几?
1个十和7个一组成多少?(17)
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比17大的数是几?
……
(4)指导书写:
课本第116页,写11~20各数。
4.板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 篇11
《11-20各数的认识》是一年级教材第五单元的内容,20以内的数绝大多数儿童在入学前已初步会数,但对于数的概念却未必都清楚。因此,在设计整个教学过程时,我基本上是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探究--------解决问题”为基本模式展开的。不仅让学生在这个自主学习的活动中不断充分、主动、积极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如上课一开始引入时我让学生翻翻书,根据数的顺序来确定往哪边翻;结果发现我班学生在翻书时速度较慢,一页一页地翻,有的甚至不知往前还是往后。学了20以内数的顺序后,一下增快了翻书的速度。又如 “10根扎成一捆”是理解10个一是1个十的支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时,我没有及时阐述自己的观点,而只是巧妙地设计了三幅画面,1根1根地摆,2根2根地摆,10根10根地摆,三幅画面均以出现2秒钟的时间,马上消失。当学生对“1根1根地摆”、“2根2根地摆”无法说出根数感到无奈时,10根10根地摆却带给学生惊喜、兴奋,异口同声说出20根。通过比较体验,让学生真真实实地感受到把“10根扎成一捆”是最容易看出是多少根,并体会到“10根扎成一捆”这种方法的优越性,激发学生喜欢这种方法的强烈欲望。然后通过摆小棒、说组成,在脑子中想小棒,说组成,看数说组成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建立十进制的概念,理解计数单位“十”是培养数感的基础。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的价值。
11-20各数的认识 篇12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0-71页。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人,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欢迎王老师给你们上课吗?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瞧,它是谁?(小恐龙)今天,小恐龙可开心啦,它要在森林里造一座自己的房子。它跑呀跑呀,来到一座小山坡上。哎,它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一幅美丽的画面,其中有11只蝴蝶,12朵小花,15个苹果……)
生:有蝴蝶、苹果树、小花……师:现在,请你轻轻地数数你喜欢的东西有多少。
师:你能用小棒把它们的数量表示出来吗?你准备摆什么东西的数量?
[评析:利用低年级学生喜欢的卡通形象小恐龙,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数喜欢的东西,让学生初步感受十几的数。]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小组讨论,在展板上摆小棒,摆好后贴在黑板上。
师:(指其中一块)你们能看出他们摆的是什么东西的个数吗?小组代表向大家介绍介绍。
生:我们组摆的是小花。我们用了4种摆法:根6根地摆,2根2根地摆,3根3根地摆,还有把10根摆在一起,旁边再摆2根。
师:小朋友们,你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其他小组是怎么摆的?愿意上来向大家介绍吗?请其他小组上来介绍。
师:各小组想的都不错。那么,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更容易让人看出是十几根呢?
生:左边摆10根,右边摆几根,就一眼看出是十几根了。
[评析:通过小组合作、摆小棒并向大家介绍,既强化了学生对十几的数的认识,又体现了方法的多样性。]
师:那么这10根小棒也要一根一根地数呀,如果这10根就在一起,我们拿起来不就更方便了吗?你有什么好方法?
生:捆起来。
师:现在我们一起数出10根小棒,拿出小皮筋捆一捆。师:刚才我们把10根小棒捆在一起了,现在是几个十?生:一个十。(板书:10个一是一个十)
[评析:让每个学生数10根小棒捆起来,虽很费时间,但能让学生体会"十"是一个计数单位。]
师 :图中还没摆过的物体的数量你能摆出来吗?摆摆看。
师:老师说一个数,你们摆一摆。让一名学生上黑板摆出13。
师:你还能摆出其他的数吗?请你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摆的是十几?楚怎么摆的?师:我们来看看小恐龙摆的是多少?(出示课件,用小棒摆出19根)
师:(边说边演示课件,19根小棒右边又飞来1根)发现了什么?后面的9根小棒,如果再添i根,是多少根,你会想到什么?
师:正好可以捆成一捆,现在就有2捆。(动画:演示)
师:两捆小棒是几个十?
生:2个十。
师:2个十是多少?
生:20。
三、自练反馈,强化新知
师:我们以前认识了0-10,今天,我们又认识了11、12……(出示课件)
揭示课题。这么多的数你想读吗?请女生从11读到20,男生再来读一读。从8读到15,从20读到13。
师:读得太好了!在这些数的排列中你还发现了什么呢?
师:生活中这些数都陪伴着我们,你知道吗?
生:钟面上有12个大格。
生:温度计上有19。
生:我哥哥今年17岁。
[评析: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强化了学生对11~20各数的认识,体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学得轻松、活泼。]
师:小恐龙的房子造好了,小动物们都来做客,小恐龙拿出了糖果招待大家。猜一猜,大约有多少颗糖?
生:大约14颗。可能16颗、17颗……师:究竟有多少颗,让我们来数一数。
生:1、2、3……16颗。
师:刚才我们一颗一颗地数出了16颗糖。小恐龙怎样摆糖我们就更容易看出是16颗了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生:可以把10颗放在一起,另外再放6颗。
师:这个方法好!糖、小棒这类东西,我们可以把它10个堆在一起,或捆在一起,这样数起来就容易了。
师:假如我们碰到一些东西既不好捆,又不好堆,怎样才能让大家看出是十几个呢?(出示画有16颗草毒的酌生:把10个圈在一起,别人就容易看出是十几了。(一个学生用色笔圈)
师:老师这儿也有一盒糖果,请几位小朋友来抓一把,然后让你小组的同学猜一猜是多少颗,看谁猜得最准确。
师:(抓一把)猜一猜老师手里有多少颗糖?和你们比是多还是少?
生:17颗、18颗、19颗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猜对了吗?这些糖果就作为奖品送给大家吧!
[评析:这一环节通过让学生和老师抓糖果、猜糖果,使他们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感受了十几的数,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
总评;本课设计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精心选择学生喜欢的事物和情景,不拘泥于教材提供的素材,体现了教者对教材的再加工并促成了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师从学生数喜欢的东西入手,通过摆小棒、捆小棒,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动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方法多样化,使他们个性得以张扬,思维得以训练。教者还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说身边十几的数,进行抓糖果、猜糖果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都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得到充分发展。
11-20各数的认识 篇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能够正确、迅速地读出11~20各数.
2.初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语表达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数11~20各数及读法.
教学难点
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
师:谁能按顺序说一说,以前我们都认识了哪些数?(学生可能会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谁能再倒着数一数?
师:谁能数一数第一组和第二组一共有多少人?(两组人数不超过10)
如果让你数一数全班一共有多少名男生.你会数吗?(男生人数超过10)
谁来试着数一数?
请一位同学数.
师:男生的人数超过了10,我们只认识10以内的数是不够的,生活中经常会用到比10大的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1~20各数.
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二、指导探索.
1.教学例1.【演示课件“数11~20各数”】
师:这是几根铅笔?(1根)
现在呢?(2根)……(一直数到10根)
10根铅笔要怎么样?(捆成一捆)
1捆是几根?(10根)
1捆就是1个什么?(1个十)
再添1根是多少?(11)
再添1根呢?(12)……(一直数到19)
19再添1根是多少?(20)
现在又够10个单根的了,怎么办?(捆成一捆)
原来的1捆再加上这1捆是几捆?(两捆)
两捆就是两个什么?(两个十)
两个十是多少?(20)
20里面有几个十?(两个十)
你能边摆小棒边数数吗?请你拿出小棒从1开始一直数到20.
学生边摆小棒边数数,教师巡视.
师:不摆小棒,你能从1数到20吗?
学生试着从1数到20.
2.教学例2.
(1)数的组成: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新数都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你能用小棒摆出这些数吗?
教师说数,学生用小棒表示,同桌互相说一说所摆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11、13、15、20)
(2)数的读法.
出示例2的11图
师: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因为它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所以读作:十一.
出示例2的13图
师: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读作什么?
分别出示例2的15图和20图
师:这个数呢?(学生先说数的组成,再读数.)
出示:12、14、16、17、18、19
师:你能按顺序读出直尺上的数吗?(出示直尺图)
学生齐读:从0到20
从20到0
指名读:只读单数.
只读双数.
5个5个地读.
师:15的后面是多少?前面呢?
18和20中间的数是谁?
和16相邻的两个数是多少和多少?
指出直尺上第13个格在哪儿?
(3)比较大小.
师:比11大1的数是多少?
比18小1的数是多少?
比13大又比17小的数有哪些?
比14小的数有哪些?比17大的数呢?
三、巩固练习.
1.数一数,一共有几块糖?
先数出10块圈起来,再看还剩几块,就是十几块.
2.口头填数.
3.请把卡片按顺序排列起来.
4.用小棒摆出下列各数.学生摆完后,指名说每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11
12
16
17
20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数?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
教案点评:
11到20各数的认识是为学习20以内加减法做准备.在设计教案时重点抓住了以下几点:
一、学生对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的理解有一定困难.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老师演示、通过亲自动手摆一摆、捆一捆,来理解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
二、学生对11到20各数的组成的掌握有些难度.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了看小棒图说数的组成、自己摆小棒说数的组成.
三、要充分利用直尺图,帮助学生理解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四、为激发学生兴趣,在巩固练习中,也是采取数一数、摆一摆、举卡片、连线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整个教学过程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由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
11-20各数的认识 篇14
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第84页―85页的内容;完成“做一做”及87 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并且知道这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出11―――20各数。
3、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应用意识。
4、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5、向学生进行遵守交通规则的思想品德和安全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11―――20各数的认识以及组成
教学准备:小棒、苹果教具、尺子、电脑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放录音,歌曲《快乐的星期天》
(同时)师:快乐的周末来到了,老师领着假日小队的同学去军属李奶奶家帮好事,这时他们正穿过一条喧闹的马路。(电脑出示主题图)
2、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有什么?
数一数,他们的数量各是多少?
(各小组讨论,讨论后,各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教师选择性地板书)
3、师:同学们观察地很仔细,想像很丰富,那你们再观察黑板上这些数,你们能发现什么?
生:这些数都没有超过20。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和11―――20各数
(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二、操作观察、探索新知
1、数小棒,感知满十
师: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满十根后,捆成一捆放在一边,继续数,又满十根,再捆成一捆,明白了吗?(学生数小棒,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一学生上台跟全班同学一起数。
数完后,师问:通过刚才数小棒,想一想,1捆小棒就是几个十?2捆呢?
2、摆小棒,学习数的组成:
(1)认识15
请小朋友拿出15根小棒摆一摆,看谁摆得又对又快。
(学生摆,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摆法,把不同的摆法指名学生展示在黑板上。
问:这几种摆法你最喜欢哪种摆法?
看你摆好的15,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是由一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板书:15
教师领读
(2)认识11和20
问:谁能用你喜欢的好方法一下摆出11和20,并悄悄地告诉同桌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独立操作,并说理由)
反馈汇报,问:11和20是由 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11 20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十几就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并且今后在摆小棒时,就可用较简便的方法摆了。
3、看直尺,感知数的顺序、大小
1)、拿出已经准备好的直尺,找出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读一读。(先学生自由的读,再同桌互读,蝚后指名读)
2)问:看着尺子上的数,你能提出些数学问题?
三、有趣练习,巩固新知(电脑出示)
1、比一比,摆一摆
用小棒摆下面的数:12 16 17 20
(要求:摆每一个数时,指名一位同学上台演示)
2、連一連,猜一猜(电脑出示练习十四的第2题的点子图)
出示要求:从1到20。按顺序把点子連起来
师:这是一个隐形小动物,这很想和大家成为好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请同学们打开书第87页完成第2题。
3、读一读,排一排
(电脑出示小狗汪汪并配音)
小狗汪汪:同学们,你们爱吃苹果吗?今天,我带来一大苹果送缎带你们,但是你们必须解决了所有的问题才行,你们愿意吗?
这时,老师拿出小狗汪汪带来和上面有数字的红苹果教具,把它发缎带大家,让学生大声读出来,并说出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最后所有拿苹果的同学上台来按顺序排好队,找自己的位置站 好,全班同学进行评价。
4、找一找生活中的数
师: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许多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些数,你们能找一找,说一说吗?说给你的同桌听?
11-20各数的认识 篇15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78~79页。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十”,知道10个一是1个十,初步感受十进制计数法;学会正确地数出11~20各数,了解这些数的数值,能正确地读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2. 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习估计物品的数量,培养初步的数感。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十”,能正确地数出11~20各数,并正确地读数。教学难点初步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知道10个一是1个十。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课件播放三个小朋友在教室前的对话——甲说:“我们班门前种了6棵大树。”乙说:“我已经得了9颗五角星啦。”丙说:“我们小组有8个人。”谈话:听到三个小朋友刚才说什么了吗?小朋友,你也能像他们一样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吗?学生说到我有几根小棒时,出示1捆小棒图,提问:小明也有一些小棒,你知道这些小棒有几根吗?如果学生知道是10根,则进入下一环节;如果学生不知道这里一捆小棒是10根,则将一捆小棒展开,数一数,强调有10根小棒,可以捆成一捆,一捆小棒有10根。[说明:由“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引入,能有效地激活学生已有的对数的认识,引起学生认数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认数水平,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二、 认识计数单位“十”谈话:请大家数出10根小棒,捆成1捆。反馈:你是怎样做的?(指名到实物投影前操作:先数出10根小棒,再捆成一捆)展开一捆小棒:这里有多少根小棒?(指1根小棒)这是1根小棒,是1个一,(指10根小棒)那么10根小棒是几个一?(板书:10个一)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提问:现在这里有多少小棒?(可能有的学生回答是10根小棒,有的学生回答是1捆小棒)谈话:10根小棒也就是1捆小棒。(指1捆小棒)像这样的1捆小棒有10根,也就是1个十。(板书:1个十)请大家想一想,10个一和1个十有什么关系?(板书:10个一是1个十)让学生指着自己的小棒说一说:几个一是1个十?谈话:“十”在生活中的应用可广泛了。比如,1包铅笔有10枝,是1个十;一盒钢笔有10枝,也是1个十……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说明:认识计数单位“十”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的设计,有利于学生理解“10个一是1个十”的含义,正确建立计数单位“十”的表象。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十”,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感知,加深对10个一是1个十的理解,而且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三、 认识11~20各数1. 摆一摆,数一数。谈话:你能摆出12根小棒吗?怎样摆能清楚地看出是12根?学生摆小棒,教师巡视。展示学生的摆法,并交流是怎样摆的。(板书:12)小结:我们摆12根小棒的时候,可以先摆1捆,再摆2根。也就是先摆1个十,再摆2个一,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12。2. 摆一摆,说一说。谈话:你能摆出11根小棒吗?学生活动后,反馈:你是怎样摆的?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11?谈话:你还想像这样摆出十几根小棒吗?自己摆一摆,再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反馈到19时,提问:19根小棒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是20根)怎样摆出20根小棒?(学生把旁边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指两捆小棒,提问:2捆就是几个十?2个十是多少?(板书:2个十是20)[说明:摆一摆、数一数、读一读、说一说等活动,既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十几的组成,又有利于学生感受十几的大小和顺序。让学生思考“19根小棒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怎样摆出20根小棒”,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加深对“10个一是1个十”的理解,为以后认识更大的数打下扎实的基础。]四、 巩固练习,拓展延伸1. 看图说一说。(1) 出示下图。(13本书,17粒珠子,20块积木) 让学生数一数、读一读,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2) 读出直线上的数。让学生轻声地读一读直线上的数。提问:13前面的数是几?后面的数是几?15和17中间的一个数是几?17和20中间是哪两个数?18这个数是接近20,还是接近10?[说明:借助实物图,让学生数一数、说一说,有利于突出计数单位“十”,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的实际大小。让学生读出直线上的数,并通过交流,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会数的意义和顺序,有效地发展了数感。]2. 读一读,数一数。(1) 17、14、20、12、15、6、16。(2) 从6数到16。(3) “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按要求练习后,再由同桌合作,一个人说翻到课本哪一页,另一个人在课本上很快找到相应的页码。3. 估一估。(“想想做做”第4题)课件出示左边的草莓图。(1) 先不数,估一估一共有几个草莓?(板书学生估计的数)数后一起评价学生的估计。怎样能很快知道有几个草莓呢?(演示把10个草莓圈起来)(2) 照样子在书上先估一估,再数出有多少把雨伞。4. 抓一抓,数一数。要求:抓一把糖果,估一估有多少颗,再数一数。提问:你能一把抓出十几颗糖果吗?学生操作后反馈,并说一说抓糖果时要注意什么。5. “想想做做”第6题。在数学书上数出10张纸,用手捏一捏,看看有多厚;再数出20张纸,用手捏一捏,看看有多厚。两次的感觉一样吗?有什么不同?6. 连一连。用水彩笔把11到20按顺序连起来,看会是什么?[说明:教师注意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从估计草莓的数量,到估计雨伞的数量;从抓一把糖果,估一估、数一数有多少颗,到一把抓出十几颗糖果;从数出数学书的10张,捏一捏有多厚,到数出20张再捏一捏有多厚,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不断地体验和感受11到20各数的大小,发展了数感。]五、 全课总结提问:这节课你认识了哪些数?学到了哪些本领?还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