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劳动合同范文(国营企业)
- ·下一篇:《认识人民币》教学片段设计随笔
小学一数《6、7的认识》教学设计
小学一数《6、7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4篇)
小学一数《6、7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1
教材简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是学生已经认识了0~5各数之后进行的,是一次数的扩展。教材中提供给学生数数的资源比较明显、丰富,数椅子数、课桌数、数人数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数。人数的内容为了有利于学生从图抽象出数和发展6和7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教材安排了主题图——集合圈——点子图——抽象出数——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分析
班上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起点相差比较大,大部分学生在幼儿园甚至更小的时候,已经会数甚至会读、写20以内各数,有一部分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进行20以内数的加减,对6、7的认识早已不在话下,但学生对数概念的建立还是不完整的、比较肤浅的,如果随机抽取一个数,让学生数出相应的物体,相当一部分会有困难。还有在认识1~5的序数意义时,有一些不足,有一部分学生对几和第几的概念还是比较模糊。还有班上学生观察能力比较弱,需注意培养。
目标预设
1、 体会6、7的基数含义。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6、7。
2、 了解6和7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7各数的大小,知道6、7的序数含义。
3、 通过用不同方法数数、拼摆、拨珠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 结合数数、写数的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书写习惯,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爱护小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体会6、7的基数及序数含义。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主题图、金鱼图、点子图、直尺图、计数器
学具准备:7个小圆片
教学流程
一、创设学习情境
师: 我们一起做一个拍手游戏 。(教师拍3下)你们刚才听到老师拍了几下?
生:老师拍了3下。(请三个小朋友回答,要求回答完整)
教师拍6下,生回答,出示课题6。教师拍7下,生回答,出示课题7。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6和7。(出示完整课题:6和7)
二、6、7的基数含义
(我觉得教科书中主题图提供数数的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干扰相对比较大,本班学生观察能力比较弱,需要逐步培养,再加上操作上的需要所以对教科书中的主题图进行了修改,一条河;河里有5只小鸭,岸上有1只;草地上又6棵树;天空飞着6只小鸟,树上停着1只小鸟;草地上有7只蘑菇。)
1、观察主题图
出示主题图
师:小朋友们,在这幅图上你们发现了什么?它们的数量又是多少呢?看哪位小朋友能用最快的速度,准确的把它们的数量数出来。
(学生经过数数后,开始汇报,教师予以肯定)
师:你是按什么顺序数的?
(生: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等等)
师:我们按这种顺序边数,边把这些可爱的小动物请出了。(把河里的小鸭,空中的小鸟移到黑板上)
2、从集合图抽象到点子图
请小朋友说说,图上的东西,你最喜欢哪个?
师:你喜欢的东西有多少呢?不用嘴告诉老师,而用小圆片来表示,你喜欢的东西有多少你就摆多少个小圆片。
学生摆完后汇报
(教师提问你摆了多少个小圆片?根据学生汇报的个数,教师继续追加问题,你为什么摆这么多?)提问两个学生
师:小朋友们猜一猜,他摆的是什么呢?
师: 6只小鸭,也可以表示6棵树,都可以用6个小圆片表示,我们以后就把它记做“6”(板书:6)。7个小圆片可以表示7只小鸟,也可以表示7朵花,我们以后就把它记做“7”(板书:7)。
3、生活中的数
师:生活中哪些东西还可以用6表示呢?
学生观察、回忆汇报
师:哪些东西可以用7表示呢?
学生观察、回忆汇报
4、6、7的写法
师:这么多东西可以用6、7表示,那你们会写6、7吗?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长得想6、7的形状。你们想到了什么?说说看(哨子、锄头等)
教师示范,学生在书上描红,每个数字描写两个。
三、6、7的顺序
1、 出示计数器
师:我们在计数器上如何拨出“6”呢?6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呢?
师:我们可以看出“6”舔上1就是“7”,“7”去掉1就是“6”。
2、 出示直尺图(小黑板出示)
(对教科书上的直尺图做出了修改,通过填空让学生对7以内的数序有更深刻地体会,并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推理、猜测的空间,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师:1与3之间填几?为什么填2?最后两个应该填几?
师:我们一起把这几个数字读一读,倒过来会读吗?
师:1的后面是几?像这样的问题你们会提吗?指明提问回答,同桌互提互答。
四、比较5、6、7的大小
出示点子图(幻灯片出示)
师:这三幅点子图分别用什么数字表示?你使用什么方法数出图中的点数的?
师:从这三个数中任意选出两个数比较它们的大小,用“>”“<”连接起来。
要求每个学生独思考记录,再小组合作,使自己的答案尽量完整。看哪一小组写出的答案最多。(强调就从这三个数字中选择)
要求学生写在田字格上,提醒学生书写要整洁、美观
小组汇报,7>6、7>5、6>5、5<6、5<7、6<7
表扬写的最完整的小组
(对教科书上的填空我做了修改,让学生任意选数比较,可以给学生更大的学习思考空间,但一年级的学生思考能力毕竟有限,在这里我就选择了让学生借助同伴的力量这样的小组学习形式,经过长时间学习,学生思考问题会逐渐全面起来,也可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感受小组合作的好处。)
五、6、7的序数意义
1、游戏
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请7个小朋友上来。(如果对了,大家故障表扬他们;如果错了,举手告诉老师他们错在哪里?)
第7位小朋友蹲下来,6个小朋友蹲下来,第6个小朋友到讲台桌上拿6支粉笔,后面7个小朋友把手举起来……
(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一节课上到这个时候已经比较疲惫了,这里穿插一个游戏,可以有效的调节学生的学习强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重新“活”起来,还可以让学生很好地了解6、7的序数意义。)
2、出示金鱼图,学生看教科书第44页
学生口头回答
一共有几个瓶子,左数第6瓶有几条金鱼,有6条金鱼的是第几瓶,第7瓶有几条金鱼。
师:像这样的问题你会提吗?指名提问,回答。同桌互问互答。
奖励回答较好的学生。
完成教科书上的填空。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些什么知识?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
小学一数《6、7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第一册教科书第42页6和7的数数和认数以及序数和书写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生体会6、7的基数含义。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6、7。
2.使学生知道7以内数的数序,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获得成功的体验,并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4、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体会6、7的基数及序数含义,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学生会正确书写数字6,区别6、7的基数及序数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小棒、数字卡片
学具准备:小棒、尺子、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字娃娃了?(学生回答)
你们瞧, 这些数字娃娃还没按顺序排好队就跑来见你们了。(课件出示)你们能帮他们排排队吗?(让学生自主排队,然后交流排法。交流时让学生说出是按什么顺序进行排列的,还可以怎样排?)
(课件演示:又来了两位数字娃娃6、7)
师:咦!他们是谁?大家愿意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6、7这两位新朋友(揭示课题,板书)
(二)新授
1、教学数数
(1)(电脑出示教学主题图:六位同学在教室打扫卫生的场面,让学生观察)
瞧,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生:小朋友正在认真地打扫卫生)
是啊,这幅图上的小朋友正在认真地打扫卫生,我们小朋友也应该向他们一样讲卫生、爱集体、爱劳动,把自己的教室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你能做到吗?
师:请再看这幅图:在这幅图中藏了好多数学知识,你能从这幅图里找到数量是6和7的事物吗?请同桌先找一找,然后说一说你是怎么找到的?比一比哪一桌小朋友找得多!
师:哪一桌小朋友愿意把你们的发现来告诉大家?
……(多叫几个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发现的?或上来指一指)
师小结: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象这样6张课桌、6个小朋友,我们都用数“6”来表示。象这样7把凳子、7个人,我们都用数“7”来表示。
(2)、试用6 和7 说话
只要你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了6或7这两个数字娃娃呢!你能从你的身边找一找数量是6、7的事例吗?四人小组找、说
生: ……
师:老师也找到了。瞧,前几天神州六号飞船发射成功,这里就有一个6。还有老师手上拿着6根小棒。
(3)动手操作,体验用数表示物体的乐趣。
下面我们一起来用小棒摆一摆好吗?
先看老师用6根小棒摆,(课件演试)漂亮吗?你也想不想摆一摆。请拿出7根小棒,看看哪位小朋友摆出的图形最漂亮?
★学生摆好后,选有创意的展示,并及时的给予表扬和鼓励,给学生一定的成就感。(用投影仪)
2、6和7的书写
师:小朋友摆的图形真漂亮,老师相信你们写的数字也肯定漂漂亮亮的。想不想来写一写6、7呢?
先让我们来仔细瞧瞧这两位新朋友。(课件出示6、7)
(1)6像什么呀?7像什么?(6的字形像哨子,7的字形像镰刀)
你觉得6和7怎样写比较漂亮?
(2)教师示范书写: 6的写法,下半圆要圆起来;(课件演示6)。生跟老师一起书空。
(3)学生在书上练习写6、7。
3、教学数的顺序
师:(出示断尺图)小朋友把6、7这两个数字娃娃写得这么好,他们可高兴了,他们想跟你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想不想玩?(课件出示尺)
瞧,现在尺子上一共有几个数?从左读起,哪六个数?从右读呢?从右数,第六个数是几?从左数,第六个数是几?(为下面教学序数作铺垫)那你知道数字娃娃6、7排在尺子哪里吗?猜猜看。
猜得对吗?让你的好朋友尺子来告诉你吧!请拿出尺子,看看。
谁能看着大屏幕再来说说5、6、7的位置?
5的后面是谁?7的前面是谁?5的邻居是谁?
尺子上的这些数字娃娃手拉手,都是我们的好朋友。谁能来读一读这些数字娃娃?
这些数字娃娃中,谁是老大,老二是谁,老三是谁?
刚才,老师不小心把桌上的数字卡片打乱了,你能帮老师排排好吗?(课件出示)
1、2 3 5
2、7 5 4 ( ) ( )
3、5
4、 学习6和7的大小比较(课件出示)
师:下面你会比较这些数字娃娃的大小吗?同桌说说 ○里该用什么符号。(指名说说为什么5〈6)
5○6 6○7 6○5 7○6
4○6 7○5 6○3 3○7
5、教学序数
a、师:小朋友们,你们听说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小猫自从听了妈妈的话后,做事就更认真了。瞧!他钓到了这么多可爱的小鱼。
(课件出示7个装有不同数目小鱼的鱼缸。)
请仔细观察,一起数一数:一共有几瓶鱼?从左数,第一瓶里有几条鱼?第二瓶里有几条鱼?……
数得真不错。我们来比赛好吗?看谁数得又对又快,好吗?请听题:
(1) 从左向右看,第2瓶里有几条鱼?第6瓶里有几条鱼?第7瓶里有几条鱼? 第( )瓶里的鱼最多?
(2) 从右向左看,第2瓶里有几条鱼?第4瓶里有几条鱼?第( )瓶里的鱼最少?
(3) 有7条鱼的鱼缸排在哪里?
小朋友们真棒。还想不想来比赛。(做书上)比一比,谁填得快!
左数第6瓶有( )条鱼,有6条鱼的是第( )瓶,第7瓶有( )条鱼。(让生独立做)
再看下面一题:(课件出示)
一共有( )瓶鱼,从右数,第( )瓶有3条鱼。
这两个7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b、瞧,小能猫也来凑热闹了。(课件出示)
请把右边的6只熊猫圈在一起,给第6只熊猫涂上颜色。在左数第7只熊猫的上面画1个○。
c、瞧,小能猫给大家带来了这多么小动物。(课件出示)看,谁数得快:
7、一共有( )个小动物。 从左起,小马排第( ),小熊猫排第( ) 右起第4个小动物是( )
五、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得高兴吗?你学到了什么?
小学一数《6、7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3
有一次,我在上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6、7的认识”中,通过“数”主体图内的事物、点子图逐步抽像出“6”和“7”,然后要求学生用小棒来摆一摆,深化对6、7的认识。开始,我认为他们只会从学具盒中拿出6、7根小棒,放在桌上。
课中,当学生拿出小棒表示“6”和“7”时,他们大脑中鲜活的奇思妙想让我一次次惊叹!
你们看:
1.用6根小棒摆出的图形。
休 田 旧 心 目
2.用7根小棒摆出的图形。
这就是6岁儿童的杰作!
低年级学生身上仍留有幼儿期的心理发展特点──对探索外界事物充满了强烈好奇心。在这种好奇心的驱动下,常常会有与众不同的新发现,并以一种兴奋的情绪和执着的追求,投入到探索数学奥秘的学习活动之中。这种在活动之中涌动着的积极情绪和追求,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就是创新。为此,我们在课堂上要加倍呵护小学生的这种情感和态度,而不要认为这与数学无关,就不发展。应该让小学生长久保持这种积极探索的心向,促使其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因此,培养创造能力必须从小抓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其创造力。
在低年级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首先,要鼓励学生说与众不同的话,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诱发学生的奇思妙想,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其次,要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促使学生在这一思维过程中打开思维的闸门,发挥其创新的潜能。第三,课上要多些允许,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营造创新的氛围。第四,要延迟评价,多给学生留些思考的时间和探索的空间,已获得更多的创造灵感。最后,要善于布置趣味作业,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维。
总之,对于低年级学生的认识和活动,只要相对于个人的过去是新颖独特的,具有突破性的,就是创新。教师要给予肯定,给予鼓励。这是培养低年级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方式,更为以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M·S·斯特娜夫人曾在《自然教育》一书中指出:“孩子丰富的想像力比拥有亿万家私都宝贵!”我深有同感!倘若我们不束缚儿童的思维,并对他们的创新意识给予正确的培养,不知明天以后的“明天”,他们会创造出什么?
小学一数《6、7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4
我在教学“6、7的认识”时,创设了很多情境,引导同学们亲身经历观察、操作的活动过程,让他们在活动中全面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建立起6、7的数概念。同时,在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首先,我创设学习情境:拿出一面小鼓,请同学们听鼓声感知数数,用鼓掌来表示正确的个数。老师先敲5下,学生拍掌次数与它同样多;再敲5下,让学生拍掌次数比它多1下、2下。问:最后两次 拍了几下?这样,全体学生都真正参与到活动中去,感受到了6、7这两个数概念。
接下来,让同桌合作,分别拿出6、7根小棒,在课桌上任意摆图形,摆完后,用数字卡片标出用了几根小棒。学生们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跟同桌一起摆出了各种漂亮的图案,有:花,向日葵,六边形,七边形,路等等。这项活动不仅让学生从图抽象到了数,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思维,体会到了用数学的乐趣。
在区分基数和序数时,我首先请一组同学在讲台上站一排,从左右两边分别报数,请左起7位同学向前一步,第七位同学出列;再请从右起6名同学右手,第6名同学蹲下。再请每组的同学分别排一行,每位同学轮流象老师这样指挥。这样,在活动中,区分了几和第几的意义,突破了学习的难点。同时,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发散性。
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在观察、操作的活动过程中,感受到了认识数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