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杭州社保细则,杭州社保细则最新
- ·下一篇:公积金交了没交社保怎么办理吗,交了社保没有公积金怎么办
养老金占社保比例,养老占社保的比例
1. 养老占社保的比例
社保是与工资的比例,单位和个人的承担比例一般是:养老保险(单位20%,个人8%),医疗保险(单位10%,个人2%),失业保险(单位1%,个人0.2%),生育保险(0.8%全由单位承担),工伤保险(单位0.5%-1.6%全由单位承担)。
因为各地平均人均收入不同,各省市地区承担的比例有所不同。下面按照最低工资标准举例
养老保险:公司1680*20%=336 ,个人1680*8%=134.4;
失业保险:公司1680*1%=16.8, 个人1680*0.2%=3.36;
工伤保险:公司1680*0.25%=4.2,个人0;
生育保险:公司1680*0.8%=13.44; 个人0
医疗保险:公司2521*10%=252.1,个人2521*2%+3=53.42。
综上:社保公司交多少= 336+16.8+4.2+13.44+252.1=622.54
社保个人交多少= 134.4+3.36+53.42=191.18
2. 社会养老保险比例
对于社保的缴纳,国家规定最低档为上年社平工资的60%(部分地区40%),最高档为上年社平工资的300%,那么不同的缴纳比例,最后的养老金会差多少呢?
就拿60%和100%来举个例子:王大伯和大眼哥都已经退休,两人在同一个厂里工作了20年,缴纳社保也是20年,他二位所在城市的社平工资为5000元。
王大伯一直以社平工资的60%为基数缴纳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金额有5万元。而大眼哥以社平工资的100%为基数进行缴纳,个人账户金额有8万元。
3. 养老保险占社保的比例
以单位买全社保为准,计算如下所示:
医疗保险:个人承担2%,单位承担10%;
养老保险:个人为8%,单位承担20%;
失业保险:个人为0.2%,单位承担1%;
工伤保险:个人无,单位0.5%-1.6%;
生育保险:个人无,单位0.8%;
而工伤和生育保险的费用均由单位承担。
因为各地平均人均收入不同,各省市地区承担的比例有所不同。下面按照最低工资标准举例:
养老保险:公司1680*20%=336 ,个人1680*8%=134.4;
失业保险:公司1680*1%=16.8, 个人1680*0.2%=3.36;
工伤保险:公司1680*0.25%=4.2,个人0;
生育保险:公司1680*0.8%=13.44; 个人0
医疗保险:公司2521*10%=252.1,个人2521*2%+3=53.42。
综上:社保公司交多少= 336+16.8+4.2+13.44+252.1=622.54
社保个人交多少= 134.4+3.36+53.42=191.18
根据相关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职工按照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资确定缴费基数。
一般来说,工资越高、社保的缴费基数也就越高,反之亦然,但缴费基数是存在上限和下限的。
对于收入过高或过低的人群,还相应地设定了缴费基数的上下限:职工上一年月平均工资低于下限的,以下限作为缴费基数;高于上限的,以上限作为缴费基数;月平均工资在上下限之间的,则按本人实际工资收入确定养老保险缴费基数。
北京社保缴费基数破8000元
北京、上海、天津、山西、新疆5个省份已公布2018年社保缴费基数。北京社保缴费基数最高,达到8467元,是目前全国唯一达到8000元的地区。天津用于计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缴费基数为7073元,工伤保险、工资福利等待遇标准则按5607元计算。
根据人社部规定,用人单位缴纳社保费的基数是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职工缴费的基数是自己的工资。当本人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月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缴费;超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当地职工月均工资的300%缴费。
数据显示,北京、上海两地社保缴费基数上限均突破2万元,位居前两位。北京公布两个社保缴费基数下限,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按照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确定(即3387元),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按照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确定(即5080元)。
14省份社保缴费基数公布在望
按照人社部规定,各地执行社保缴费基数与职工平均工资增长联动机制,由各级人社部门以统计部门发布的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职工平均工资,从而确定各项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的上下限。因此,每年统计部门公布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后,各地社保经办机构相应按新的平均工资确定缴费基数上下限。
4. 养老保险占比例
单位缴纳40%是最低水平了
缴费比例:
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是由个人和企业分别缴纳的,一般企业占大头(全国各地缴费比例有所不同),如北京市2016年的社保缴费比例为:
1、养老保险费:单位缴纳19% ,个人缴纳8%
2、失业保险费:单位缴纳0.8% ,个人缴纳0.2%
3、医疗保险费:单位缴纳10% ,个人缴纳2%
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是不需要个人缴纳的,全部由企业缴纳。而以个人身份缴纳社会保险费则需要全部由个人负担了。
缴费险种:
以个人身份缴纳的社会保险只有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种。按照规定,灵活就业的人员,以个人名义自愿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不纳入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的参加人群范围。而且,单位为职工缴纳社保是带有强制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72条规定: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扩展资料:
社保的档次区别:
参保人员社会保险月缴费标准分为最低档(40%)、一档(60%)、二档(80%)、三档(100%)四个档次。是指上年社会平工均工资缴费基数。档次交得越高以后领得越多,这就是缴的越多领的越多,当然领钱多少还与缴纳社保年限有关。
交的年限越长,退休时领取的退休金就越多。但是也要结合自身的经济条件,如果有足够的钱,还是建议交较高的档位。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
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
5. 职工养老保险的比例
养老保险个人和单位缴费比例
用人单位的缴费基数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职工个人缴费基数是按照职工本人工资为基数。单位和员工参保的缴费比例大概如下:
1、养老保险费:单位缴纳20% ,个人缴纳8% 。
2、失业保险费:单位缴纳2% ,个人缴纳1% 。
3、医疗保险费:单位缴纳8% ,个人缴纳2% 。
4、工伤保险费:单位缴纳,个人不需缴费。
6. 养老占社保的比例怎么算
你把缴费指数当作缴费比例了!
低限为0.6,高限为3是指缴费指数,如按当地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作为缴费基数,缴费指数就是0.6,按300%作为缴费基数,缴费指数就是3.
假设当地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是3000元,你的单位按你的工资2000元作为缴费基数,则你的缴费指数=2000/3000=0.6667,你本年每月个人应缴养老保险=2000*8%=160元,单位每月为你缴纳养老保险=2000元*20%=400元。
退休时该年的基础养老金按缴费指数0.6667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按160元*12个月+利息计算。
7. 养老占社保的比例是多少
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如下:
1、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根据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最低数为上年全市职工工资的60%;最高数为上年全市职工工资的300%)的8%缴纳;单位缴费根据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22%缴纳。
2、医疗保险:医疗保险缴费比例(最低数为上年全市职工工资的60%)单位10%,个人2%。
3、失业保险:单位1%,个人0.2%。
4、工伤保险:工伤保险费由用人单位缴纳,根据单位被划分的行业范围来确定它的工伤费率,在0.5%~2%之间。
5、生育保险: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统一缴纳,职工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单位缴纳0.8%。
扩展知识: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如果退休前单位没有给员工缴纳社保,退休后可以要求单位补交。
8. 社保养老部分占比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纳比例,个人8%,单位20%
住房公积金,个人5%-12%
单位12%
9. 养老保险占工资的比例
一、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比例标准
企业缴费额=核定的企业职工工资总额×20%;职工个人缴费额=核定缴费基数×8%(目前为8%);
根据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22%缴纳。
原先的老政策是个人缴费全部和单位缴费的3%计入个人养老帐户,单位缴纳的19%划转为社会统筹,而新政策将单位缴费的3%也划入社会统筹用来解决养老空帐问题。
二、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
缴费基数:以省(市)上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简称省社平工资)为基准;
缴费基数上限:300%社平工资;
缴费基数下限:60%社平工资。
1、企业职工凡工资收入低于省(市)社平工资60%的,按60%核定缴费基数;高于省社平工资60%的,按实际工资收入核定缴费基数,但是最高不得高于省社平工资的300%.
2、个体劳动者可以在省社平工资以上至300%的范围内,自主确定缴费基数。
三、养老保险缴费标准是什么
1、单位缴费
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目前企业缴费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少数省、自治区、直辖市离退休人数较多,养老保险负担较重,确实需要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的,需要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的批准。
2、个人缴费
(1)缴费基数与比例
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其中,缴费工资,也称为缴费工资基数,一般为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以本人上月工资收入为个人缴费工资基数)。月平均工资按照国家统计局规定列入工资总额统计的项目计算,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收入,不包括用人单位承担或者支付给员工的社会保险费、劳动保护费、福利费、用人单位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时支付的一次性补偿以及计划生育费用等其他不属于工资的费用。
(2)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的计算
月储存额=本人月缴费工资*8%
10. 基本养老保险占工资比例
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意思是该基数指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计算应当交纳养老保险费比例的基数。主要与本人的工资基数有关,与未来的养老金数额、与社会平均工资无关。
如果实际收入额过高或过低于社会平均工资时,这个基数则需要调整。
若工资收入高于社会平均月工资3倍时,缴费基数就是按社会平均月工资的3倍计算,以上部分不作为缴费基数计算;若工资收入低于社会平均月工资60%时,缴费基数就按社会平均月工资的60%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