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社保查询社保政策教育
 
当前位置:保险知识网社保南京南京医疗保险

2016年南京城乡医疗保险报销标准,南京新农合报销标准

2025-01-17 08:57:14


2016年南京城乡医疗保险报销标准,南京新农合报销标准
    南京市调整城镇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有关政策。预计职工医保住院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能够由去年的82.3%提高到83%,居民医保住院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能够由71.5%提高到73%。

  政策提高退休人员医保个人帐户保底额:对于70周岁及以下退休(职)人员个人帐户月划帐额低于90元的,其差额部分由统筹基金补足到90元/月(含按规定应由个人缴纳的大病医疗救助费,下同);70周岁以上至80周岁个人帐户月划帐额低于120元的,其差额部分由统筹基金补足到120元/月。

  参保老年居民和其他居民在一级、二级医疗机构住院的统筹基金支付比例提高,由85%、80%调整为90%、85%。居民生育住院统筹基金支付比例提高,在一级、二级、三级医疗机构住院分娩,基金支付比例由85%、80%、65%调整为90%、85%、75%。大学生门诊包干经费标准提高,门诊包干经费由原60元/年·人调整为70元/年·人。此外,政策将职工生育保险的生育津贴支付天数,由原按法定产假90天调整为新标准98天。
政协南京十三届四次会议昨天举行多场专题议政会,南京市领导和多个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回应了医疗、教育、食品安全、棚户区改造等诸多民生热点问题。

今年元旦和春节,南京市将拿出2亿元资金,用于帮扶50万困难群众;农村医疗保险“新农合”今年6月将与城镇居民医保进行数据库平台并轨;为杜绝“僵尸肉”,安监部门将在农贸市场和大型超市建立“农残检测实验室”……昨天南京市政协第十三届四次会议举行的“坚持共享发展”专题议政会上,政府相关部门一一回应了委员提出的民生实事。

二孩政策放开,增加儿科医生人员

政协委员李晓霞:二孩放开了,各方面是否做好准备?如让社会组织介入照料减少家庭压力,社保部门对孕产女职工的待遇优惠等。

市卫计委负责人介绍,目前已经在全市15家医疗机构增加了孕前门诊,尤其对于第一胎是剖腹产、高龄孕妇增加了体检和保健项目。眼下紧随而来的困难是儿科医生急缺,有的儿科专家一天要看七八百个号,一般儿科专家要看200个号,这是不可思议的事!为此,今年起,卫生部门将注重儿科医生队伍建设,加强对他们的职称评定,鼓励年轻大学生加入。

年内拿出城乡居民医保一体化方案

政协委员黄心丹:追求健康向往幸福是每一个市民的需求,目前在农村中普遍实施的新农合医疗保障制度,与城市居民的医保基金保障水平还有不小差距?什么时候能让城市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农村?

市人社局负责人介绍,南京市居民医保政策自2007年实施,缓解了很多没有单位、学生和老人的医疗压力。城乡居民医保一体化是国务院到省市的要求,更是群众的迫切需求。今年已经实现11个区职工医保市级统筹,高淳溧水“同城同待”。目前“新农合”与居民医保用药目录范围还有不少差距,在今年6月底前人社部门与卫生部门将对数据平台完成梳理,今年底前拿出并轨的方案。

医疗救助二次报销上不封顶

政协委员何春兰:社会救助一直是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未成年人到五保老人,今年的民生救助政策标准有没有提高和完善?

南京市民政局发言人:今年春节,市财政和市慈善及社会各界,已经筹集了两亿元,用于帮扶共计50万贫困人群;去年全市各级民政部门为600多万户籍居民购买了自然灾害和人生财产两个保险,很多居民还不知道,这两险已经实现了全覆盖。

市民政局新近成立了一个部门,叫“未成年人保护管理办公室”,也是全国首家在民政部门挂牌的部门,同时几年前在市救助站成立了“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社会救助从以前的应救必救转向及时救助,对困境人群也从一般性帮扶到针对性帮扶。针对低保、低保边缘户的低保金标准,今年将依据“上年度居民平均收入标准”,提高到750元以上,继续领先全省。目前南京市低保标准700元/月,位居上海和苏州之后,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

今年初修订的《南京市医疗救助办法》中提出,将针对14.3万困难人群的医疗救助二次报销标准从现在的7万元最高限制,放宽到不设限制,上不封顶。

2020年名校90%“覆盖”全市

政协委员成伯清:名校综合征导致家长择校根本停不下来,如何运用行政和市场的方式,引导市民家长为孩子在家门口入学?

市教育局发言人:这些年名校在城际之间差别缩小。这些年教育主要由政府主导,政府办好一批学校进行推广,现在应该让社会资源介入,办更多的民办学校。在基本教育资源均等化方面,教育部门将从6方面入手:含硬件软件在内的学校标准化建设;在新开发区和保障房片区合理布局;2020年名校覆盖全市90%范围;面向全市高中推进50%招生计划;骨干教师向全市流动机制;建立名师网上工作室和大课堂。确保学生就近入学率达到90%以上。

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以安介绍,南京连续7年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但民生工作一直是政府工作中的短板,主要反映在公共资源配置与社会服务的矛盾。这几年,政府工作注重民生,不惜“砍掉”几个项目来换取市民“最后一米”的民生工程,突出家门口的福利。他透露,今年市里用于民生福祉的公共财政预算已经达到242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2.5%。

棚户区成片改造尽量就近就地安置

南京市政协委员姚彬说,2016-2020年,南京市计划实施棚户区改造约1500万平方米,惠及9万户家庭,他建议,探索“棚改市场化”,加大融资模式、安置方式的创新,要全力打通商品房和保障房的通道,使棚改工作效率更高。一方面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ppp等多元化融资模式,适时出台南京市购买棚改服务管理办法,鼓励引导开发企业参与。另一方面积极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探索通过提高搬家奖励标准和放弃安置房源增加补助等政策,积极释放安置群众——尤其是商品房库存量较大的区或区域的群众对存量房的需求。

对于姚彬委员的观点,缪瑞林市长表示赞同,“对于棚户区改造,要用市场机制和方式来推进,要打通商品房和安置房的通道,”缪瑞林说,如果是成片棚户区改造,一般按照就地就近原则安置,如果是零星的改造动迁的话,做不到就地就近安置,更多的是鼓励货币化安置。他透露,南京市政府常务会议已经开会研究,接下来将专门出台文件推进这项工作。南京2016年的目标是完成250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

政府新年第一战就是治理水污染

南京市政协委员陈学提到了城市黑臭河道的治理。“采用活水引流,把水冲到河里去,短期效果明显,但污染物总量没有削减。”陈学推荐了他调研中发现的一种治水方法,栖霞区八卦洲一个小集镇的景观河里采用的是生物食物链修复,不截污不清淤,一个月就消除了黑臭现象, 听到这里,缪瑞林扭头问一旁的南京市环保局局长包洪新,“这个你们知道吗?有没有去看过?你下午有空就去看看,如果证明确实可行,今后可以在全市推广。”

“去年南京整治了12条黑臭河道,今年治理目标是36条黑臭河道,明年是57条,”缪瑞林晒出了政府治水的计划表。 “黑臭河道的治理必须不能破坏原有水质生态,不仅要让颜色看上去不黑、味道不臭,更要对水质有高要求。”他透露说,南京市政府春节后上班的第一战就是治水,要做好水污染防治,全市要围绕黑臭河道治理打一场攻坚战。

今年城镇职工医保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85%

南京市社会保障局昨公布今年工作计划“蓝皮书” 

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昨天公布2015年度的工作计划“蓝皮书”。扬子晚报记者昨天采访了解到,今年南京将继续确保户籍大学生的就业率不低于96%;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制度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基金支付比例分别达到85%和75%。去年,南京新增城镇就业22.5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41.1%。其中创业带动就业的就达12.24万人,包括3365名大学生就业。

南京籍大学生今年就业率不低于96%

“南京近年一直在努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如培育战略型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服务业和小微企业等,完善全市就业创业政策。”市人社局就业管理中心介绍。2015年将重点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并通过他们的创业来带动更高层次的就业。据透露,今年将确保南京籍高校毕业生到年底的总体就业率不低于96%。

此外,大众创业中的城镇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也将借助“万名青年大学生创业计划”来实施。据介绍,今年政府相关部门将会通过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来帮助实现高比例的就业。据统计,2014年全市实现再就业10.44万人,援助困难人员就业1.3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达到5.89万人次。2014年全市职工参加各类培训的,有38.9万人次。

居民医保基金报销比例提高到75%

目前全市企业退休人员人均月养老金标准为2489元,2014年第11次提标后增幅达11%;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目前分别提高到84.13%和74.16%。今年,将全面启动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进实施工伤、生育和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完善养老保险市级统筹。对于重特大疾病患者的医疗费用,将继续减轻其个人负担。对于今年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被征地人员、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待遇,今年也将继续根据政策进行提高,实现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制度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基金支付比例分别达到85%和75%。研究完善职工医保门诊政策,扩大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使用范围。

近日,六合区2013年度新农合实施方案出台,区、镇两级普通住院报销比例将提高5―10%。

  2013年度新农合实施方案较以往有较大调整。报销范围不断扩大,将普通门诊报销范围由原来以镇、村卫生机构报销为主扩大至区内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均可报销;将营利性医疗机构产生的住院医药费用纳入报销范围,给予一定补偿。报销比例明显提高,住院报销年度限额由原来的13万提高至16万;住院期间高额检查、治疗及材料费用折算比例由原来的40%提高到50%。

  此外,今年该区将增设保底补偿额。凡是在区内定点医疗机构和符合转诊程序的市以上指定转诊医疗机构就医的,起付线以上医药费用住院实际补偿比例将不低于30%。2013年该区新农合医疗人均筹资标准由去年的400元提高至500元,截至目前,筹资工作已全部完成,参合居民达47万人。

江宁区新型合作医疗又推惠民新举措,该区大病保险报销将不设限额,上不封顶。今天(12月8日),记者了解到,这一政策从明年1月1起执行,将有40多万农民从中受益。以后,农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状况或将得到根本改观。

根据刚出台的《南京市江宁区2016年新型合作医疗(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实施意见》规定,从明年1月1日起,江宁区年人基金标准调整到880元,比2015年增加100元,其中个人缴费标准为230元,省市补助年人210元,街道和区财政补助年人440元。

“这个政策的一个最大亮点就是报销比例大幅度提高,像一级医疗机构3万元以上报销比例提高15个百分点至85%,三级报销政策高于全省统一标准5个百分点,其他等级医院也分别有了提高。” 江宁区合管办主任王心亮介绍,更重要的是,今后大病保险将不设限额,上不封顶,还会根据基金使用情况,在基金结余的情况下年底对于补偿低的实行保底补偿。

目前,江宁区新农合参加人数为41.2万人,社区覆盖率和群众参加率稳定在100%,大病救助最高限额提升至28万元,年人最高报销限额达130万元。同时,从2013年开始,江宁区还给该区40多万参加新农合医疗保险的农民,再投保800多万元参加大病医疗保险。

据了解,虽然江宁区新农合改善了不少农民群众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状况,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患有重大疾病的患者,经常要使用一些进口药、自费药,此外还包括CT和核磁共振等检查项目,这些项目多数无法通过基本医疗保险进行报销,而往往这些费用支出占据医疗费用较高比例,大多数重疾患者对此承担不起,因病返贫的现象还仍然存在。

截至上个月底,该区已筹集基金3.24亿元,为202万人次报销补偿2.76亿元。“这笔钱还不能满足患病群众需求,虽然江宁区的报销比例远远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但对于患重大疾病的群众来说,负担依旧很重。”江宁区卫生局负责人说,明年起报销比例的大幅提升,尤其是大病保险不设限额,上不封顶的措施,能有效减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象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除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外的所有户籍在本区的居民以户为单位全员参与外,该区五保户、低保户、重点优抚对象、一、二级重残人员等特殊人群,其个人不需缴费,只需个人去社区申报,就能无障碍参加新型合作医疗。

据悉,江宁区明年还将进行支付方式改革,继续在区、街道、社区三级联网定点医疗机构开展门诊总额预付制和住院按单元、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制等支付方式综合改革工作,控制医疗费用合理增长。
 


电脑版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友投稿及网络整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及时更正,对文中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
版权所有:学窍知识网 Copyright © 2011-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