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青岛医疗保险异地报销政策,青岛社保报销条件及流程
2020青岛医疗保险异地报销政策,2020年青岛社保报销条件及流程
报销流程
退休后随子女居住的老人普遍年龄大、医疗负担重,长期不返回参保地,异地就医报销时的“跑腿”和“垫支”问题对他们的影响最大,因此对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的需求最为迫切。近日,国家人社部、财政部、卫计委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2020年全面实现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记者了解到,早在2011年11月,山东省就启动了异地就医联网即时结算的试点工作,并在2020年9月建了立全省统一的异地就医联网即时结算平台,目前省内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医疗机构名单已经扩充到119家。
破解异地就医结算难列出时间表
根据人社部医疗保险司负责人介绍,我国全民医保已基本实现,各地普遍实现了统筹地区内基本医疗保险医疗费用直接结算,解决了参保人员看病先垫付资金、再到医保经办机构报销的问题。全国共有27个省份建立了省内异地就医结算平台。
意见列出的工作时间表,明确了2020年将基本实现市级统筹区内和省内异地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建立完善国家和省级异地就医结算平台;2020年全面实现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而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探索建立国家级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做好异地转诊、异地急诊人群的就医管理。
本次意见提出跨省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的重点人群是异地安置退休人员,指按照户籍政策取得居住地户籍的长期居外退休人员,主要是退休后随子女居住的老人。他们普遍年龄大、医疗负担重,长期不返回参保地,异地就医报销时的“跑腿”和“垫支”问题对他们的影响最大,因此对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的需求最为迫切。这部分人群界限相对比较清晰,有利于跨省异地就医工作的稳妥起步。同时,结合户籍和居住证制度改革的推进,有条件的地方将探索把其他跨省异地居住人员纳入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范围。
2020年青岛医保报销比例及流程
报销条件:
1、异地安置或长期驻外人员已办好异地备案,且医疗费用发生在备案有效期。
2、已办好异地转诊审批,且费用发生时间在备案有效期内。
3、学生原籍报销仅限原籍地区。
报销资料:
1、门急诊病历;
2、住院病历(包括医嘱单、相关检查检验报告单、手术和麻醉记录等);
3、出院记录;
4、有效票据;
5、费用汇总明细清单;
6、异地备案表(异地安置、长期驻外需提供);
7、原籍证明/学校证明 (学生回原籍报销);
4、转诊审批表 (异地转诊);
5、社保卡或社保卡号。
报销流程:异地医疗费由本人先行垫付,治疗结束后,所在单位或本人或家属携带规定资料前往青岛社保机构办理相关报销手续即可。材料不齐全的,申请人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备齐有关材料。
青岛医保异地医疗费用报销流程
【受理机构】:青岛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及分局
【咨询电话】:0532-12333
【相关业务】:青岛医疗保险报销比例、青岛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报销条件:
1、异地安置或长期驻外人员已办好异地备案,且医疗费用发生在备案有效期。
2、已办好异地转诊审批,且费用发生时间在备案有效期内。
3、学生原籍报销仅限原籍地区。
报销资料:
1、门急诊病历;
2、住院病历(包括医嘱单、相关检查检验报告单、手术和麻醉记录等);
3、出院记录;
4、有效票据;
5、费用汇总明细清单;
6、异地备案表(异地安置、长期驻外需提供);
7、原籍证明/学校证明 (学生回原籍报销);
4、转诊审批表 (异地转诊);
5、社保卡或社保卡号。
报销流程:异地医疗费由本人先行垫付,治疗结束后,所在单位或本人或家属携带规定资料前往青岛社保机构办理相关报销手续即可。材料不齐全的,申请人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备齐有关材料。
【最新留言回复】
留言一:单位一同事被长期派往河南分部工作,已经为其办理了异地就医。上周该同事生病住院花费不少,不知这些费用怎么报销?如何办理?
【回复】:异地安置人员在异地发生的医疗费用首先由本人垫付,然后单位帮其办理报销手续即可,但须提供住院病历、出院记录、有效票据、费用汇总明细清单、异地备案表等资料。
留言二:因病情需要,叔叔需要北京治疗,已经办理了转诊手续。不知到北京的治疗费用能否报销,需提供哪些资料?
【回复】:根据青岛医疗保险政策规定,已办好异地转诊审批,且发生在备案有效期内的医疗费用可以报销,但须提供住院病历、出院记录、有效票据、费用汇总明细清单、转诊审批表、社保卡等资料,详情资料0532-12333。
留言三:青岛医保参保人在异地发生的医疗费用可以报销吗?如何报销?
【回复】:青岛医保参保人在异地发生的医疗费用不是所有都能报销,只有已经办理好异地备案的异地安置人员或长期驻外人员,已办好异地转诊审批人员,学生会原籍报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