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育技巧word技巧word图形处理

word编号工具怎么用

2025-01-27 13:20:48


1.word文档表格怎样自动编号

如果你是希望在WORD中每创建一个新表格时软件自动创建表格编号,可按下列步骤操作:

(1)在创建表格时先设定软件:【插入】>;【引用】>;【题注】,

(2)弹出对话框后,在【标签】后的列表框是中选【表格】,那【标签】上方的【题注】框中会出现自动编号样式。如果希望不出现“表格”二字则在“题注不出现标签”前的方框中打“√”。

(3)点击对话框左下方的“自动插入题注”按钮,在新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Microsoft Word 表格”,“使用标签”选“表格”,“位置”选“项目上方”(或“项目下方”)。

(4)确定。

按上述步骤设置后,在WORD中每创建一个表格系统都为表格自动编号。

上述操作在Office 2003中测试正常。如使用的是Office 2007可能有些小变化。

2.Word项目符号和编号用法有什么讲究?

一、应用“项目符号和编号” 有两种方法:手工和自动。

前者即通过单击“编号”、“项目符号”按钮或“格式”菜单中的“项目符号和编号”命令引用;后者则通过打开“自动更正”对话框后 设置“自动编号列表”为键入时的一项“自动功能”来引用:当在段首键入数学序号(一、二;㈠、㈡;1、2;⑴、⑵等)或大写字母(A、B等)和某些标点符 号(如全角的,、。 半角的。)

或制表符并插入正文后,按回车输入后续段落内容时,word即自动将其转化为“编号”列表。 二、中断、删除、追加编号 删除(取消)文档中的编号可通过下列方法:①按两次“Enter”,后续段落自动取消编号(不过同时也插入了多余的两行空行)②将光标移到编号和正文间按 “Backspace”键可删除行首编号。

③选定(或将光标移到)要取消编号的一个或多个段落,再单击“编号”按钮。以上方法都可用于中断编号列表,可根 据需要选用。

但如果要删除多个编号,只能用③法。而且,如果为“编号”定义了快捷键后,无论追加还是删除编号,此法都最快。

将光标移到包含编号的段结尾按回车,即可在下一段插入一个编号,原有后续编号会自动调整。 三、死板的编号方式:一段一个编号 通常情况下,word按段落编号,即在每个段落(不管该段有多少行)开始位置处添加一个编号。

而许多文档往往要将多个段落放在同一个编号内,可以选择以下四种方法来实现:①、在第一段结束时按“Shift+Enter”组合键插入一个分行符,然后即可在下一行输入新内容而不会自动添加编号(实际和前面的内容仍然属一段)。 ②、在某个编号内的第一段结束后,按两次以上回车插入需要的空段(此时编号会中断),当光标移到需要接着编号的段落中,单击“编号”按 钮,此时word通常会接着前面的列表编号。

然后再将光标移回到前面的空段中输入内容。③、中断编号并输入多段后,选定中断前任一带编号的文本再单击(或双击)“格式刷”按钮,然后再单击要接着编号的段落,即可接着编号。

(使用键盘的话,则先按“Ctrl+Shift+C”复制格式,再按 “Ctrl+Shift+V”粘贴格式)。④中断编号并输入多段后,选定需接着编号的段落,打开“项目符号和编号”对话框,选择和上一段的相同编号样式 后,再选择“继续前一列表(C)”。

不难发现,②③④法其实都是通过中断编号来插入多段,在一个编号内插入多段后再设法继续编号。相形之下,①法要方便些,但后续行的一些格式必须通过特殊的方法处理(如行首的缩进只能通过键入空格代替),从而“看起来”是另一段。

这里介绍一种快速而极其有效的方法——“多级编号”法: 首先打开“项目符号和编号”对话框,将你的段落编号设为“多级编号”中的一种,再单击“自定义”,将当前级别(通常为1)的编号样式设成你想要的样式,将 下一级别(通常为2)的“编号格式”中全部内容删除(即无)。 OK!假设现在要输入3段文字,其中1、3段带编号,2段无编号。

只须将1段级别设为1,它 就带编号;2段不要编号了是吧?好,按回车再按“Tab”将下一段的级别降为2,怎么样,没有编号了吧!现在将2段内容输入;按回车输入3段时先按 “Shift+Tab”将该段级别升一级为1,编号又出现了。 升有降无(编号),你试试,是不是非常方便! 四、设置编号格式 1、影响美观和规范的“间距”:相信有许多朋友对word中编号和正文过大的相隔距离恼火不已,因为不知如何调整间距而放弃“编号”。

如果打开“选项”对 话框并设置“制表符”在文档中显示出来的话,仔细观察水平标尺和文档中编号后的控制符号,你会发现使用编号后在左缩进标记附近会出现一个制表符(编号后也有)。 问题的症结就在此:在word中编号时,会在编号和段落的第一个字符间插入一个不可编辑字符,默认用制表符将编号和正文隔开,并用制表位对齐正文。

明白了这个道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选定要改变间距的编号列表,按住Alt向左拖动(以能看到编号后的制表符为准)标尺上的制表位,即可缩小编号和正文间的距离,反之向右拖则增大间距。 还有一种更绝的方法:利用多级符号来插入编号,可改变作为默认间距的字符。

方法为:单击主菜单中“格式”→“项目符号和编 号”,打开对话框后再单击“多级符号”,选中一种合适样式后单击“自定义”,在“自定义多级符号列表”对话框中单击“高级”,然后将“编号之后”的内容 (默认为制表符)改为“不特别标注”,再依次确定关闭对话框,则编号和正文紧连着不插入任何分隔符号;若改为“间距”同样可将间距改为很小而无需通过移动 制表位来缩小间距。 虽然是多级符号,但作一级编号来用也顺顺溜溜。

3.怎么在word文档中添加编号

方法/步骤

1,在文档中选中要添加段落编号的文本部分。

2,单击“段落”组中的“编号”下拉按钮,在弹出的下拉面板中选择需要的编号。

3,选中其他要添加编号的文本,并在“编号”下拉面板中选择“定义新编号格式”命令。

4,在弹出的“定义新编号格式”对话框中单击“编号样式”下拉列表框右侧的下拉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所需要的选项。

5,单击“字体”按钮,在弹出的“字体”对话框中进行所需要的设置。

6,依次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应用自定义编号样式,使文档的条理更加清晰,得到了想要的效果。

4.word2007中,表格题注怎么按章编号

您可以向图表、公式或其他对象添加题注。也可以使用这些题注创建带题注项目的目录,例如图表目录或公式目录。

如果文档中的对象设置为浮动对象 (浮动对象:插入绘图层的图形或其他对象。可在页面上为其精确定位或使其位于文字或其他对象的上方或下方。)格式,请按照向浮动对象添加题注的说明操作。

添加题注

1.选择要添加题注的对象(表格、公式、图表或其他对象)。

2.在“引用”选项卡上的“题注”组中,单击“插入题注”。

3.在“标签”列表中,选择最能恰当地描述该对象的标签,例如图片或公式。如果列表中未提供正确的标签,请单击“新建标签”,在“标签”框中键入新的标签,然后单击“确定”。

4.键入要显示在标签之后的任意文本(包括标点)。

5.选择所需的任何其他选项。

注释 Microsoft Office Word 会将题注作为文本插入,但会将连续题注编号作为域插入。如果题注看上去类似于 ,则表明 Word 显示的是域代码 (域代码:为占位符文本,显示数据源的指定信息的显示位置;或者为生成字段结果的字段中的元素。域代码包括字段字符、字段类型和指令。)而不是域结果 (域结果:当 Microsoft Word 执行域指令时,在文档中插入的文字或图形。在打印文档或隐藏域代码时,将以域结果替换域代码。)。要查看域结果,请按 Alt+F9,也可以右键单击域代码,然后单击快捷菜单上的“切换域代码”。

向浮动对象添加题注

如果您希望能让文本环绕在对象和题注周围,或者希望能够一起移动对象和题注,则需要将对象和题注都插入到文本框中。

1.在“插入”选项卡上的“文本”组中,单击“文本框”,然后单击“绘制文本框”。

2.在文档中,通过拖动在对象上绘制一个文本框。

3.在“文本框工具”下的“格式”选项卡上,单击“文本框样式”组中的“形状填充”,然后单击“无填充颜色”。

4.在“文本框工具”下的“格式”选项卡上,单击“排列”组中的“文字环绕”,然后单击用于对象的文字环绕选项。

5.在“文本框工具”下的“格式”选项卡上,单击“排列”组中的“衬于文字下方”。

6.选择该对象,然后单击“开始”选项卡上“剪贴板”组中的“剪切”。您也可以按 Ctrl+X。

7.在文本框内单击,然后单击“开始”选项卡上“剪贴板”组中的“粘贴”。您也可以按 Ctrl+V。

8.选择该对象。

9.在“引用”选项卡上的“题注”组中,单击“插入题注”。

10.在“标签”列表中,选择最能恰当地描述该对象的标签,例如图片或公式。如果列表中未提供正确的标签,请单击“新建标签”,在“标签”框中键入新的标签,然后单击“确定”。

11.键入要显示在标签之后的任意文本。

12.选择需要的任何其他选项。

5.给Word每页加编号,如何加

可以在“正文”位置插入页码,方法是: 单击菜单“视图”---》“页眉页脚”,进入页眉页脚状态,单击菜单“插入”---》“文本框”,插入一个文本框,设置文本框格式为“无填充颜色”、“无线条颜色”,然后将光标定位到文本框中,单击菜单“插入”---》“域”:在“域”对话框中的“类别”项中选“编号”,在“域名”列表中选“page”,如果需要的话,在右侧“格式”中选择需要的格式,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在文本框中插入页码。

然后将该文本框移到报价单标题的后面即可。这样每页都会出现编号了。

相关信息


电脑版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友投稿及网络整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及时更正,对文中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
版权所有:学窍知识网 Copyright © 2011-2025 www.at31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