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社保查询政策教育
 
当前位置:首页政策报销

社保跨市怎么转,社保跨市怎么转回老家

2025-01-27 10:14:28


1. 社保跨市怎么转回老家

个人社保全国可以异地互转。社保随着工作地点的变动是可以转移,但并非所有险种都可以一起转。目前只能转养老保险跟医疗保险。失业、工伤、生育保险是不能转移的,其中跨省转移还可以转移养老账户的统筹金额,省内就只能转个人部分。

1、医疗保险,也有个人账户,辞职后处理方法基本同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里的钱可以在当地继续使用,但目前暂不能转移,国家已经出台了有关转移办法。

2、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都没有个人账户,辞职后保险自动解除,但失业保险只要缴费满一年,不是个人原因造成的失业,就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

3、住房公积金,有个人账户,企业和个人缴纳的费用,全部形成个人账户总额,就如同银行的零存整取所有权属个人,辞职后只不过停止了存钱,但账户的钱还是个人的,只要符合公积金提取规定,随时可以提取,以后也可以续交,是不会作废的。

2. 社保跨市怎么转回老家呢

可以。

办理社保转移是可以直接在网上办理的,甚至无需登录官方政务服务网站,直接在手机app上操作就可以办理转移手续。以掌上12333APP为例,以下为具体操作流程:

【1】 登录掌上12333APP,进入服务界面后,选择社保转移申请栏目。

【2】 按照界面要求填写个人基本信息、选择社保转入、转出地,提交申请,等待官方审核。一般等待时间在15个工作日左右。

3. 社保跨市怎么转回老家报销

1/4 分步阅读

异地就医的门诊和住院:报销人员需出示费用的收据和清单、处方底方、明细表医保手册、疾病诊断证明书(尽量详细,以免因诊断不全而发生拒付)。

2/4

同时要开具一张就诊医院的等级证明,交用人单位或社保所汇总,报区、县医保中心审核结算。

3/4

异地定点医院发生的医疗费:可以通过邮寄报销单据、家人代报的办法返回原所在城市报销。

4/4

报销范围和报销标准等完全按照所在城市的医保待遇执行,报销款可由家人代领或设立专用存折领取。

4. 从外地把社保转回老家怎么转

可以转的。

你先回户籍所在地社保局开一份接受函,(当然,前提条件是户籍社保局愿意接收,然后就是你要在户籍社保局参保)。然后你把这个接收函拿到现在工作的当地社保局,工作地社保局会为你办理转移手续,然后你把工作地社保局打印给你的转移明细单拿回户籍社保局,户籍地社保局会为你办理转移帐户录入手续,转移手续就办理完成了。

医保指社会医疗保险。社会医疗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为向保障范围内的劳动者提供患病时基本医疗需求保障而建立的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由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构成。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划入个人账户,一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

2016年1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要求,推进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整合,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

2016年12月20日,人社部召开基本医疗保险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视频会,并与北京等22个申请首批启动基本医疗保险全国联网和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省份签订了工作责任书,标志着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正式转入落实阶段。

5. 社保离开了当地城市,怎么转回老家

首先,你在本地社保服务点开一个社保缴费帐户,原后向社保机关申请转回外地社保。

6. 异地社保如何转回老家

以安阳市职工医保为例。

住房公积金的转移:

职工与外地的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后,本地新就业单位在本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为职工开设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并稳定缴存半年以上的,职工持本人身份证到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服务大厅申请办理异地转移接续业务,将在外地缴纳的住房公积金转入其在本市的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内。

养老保险转移:

本人需到原参保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开具《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然后携带《参保缴费凭证》及相关资料到新就业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转移接续手续。新就业地社保机构审核相关资料,符合转移条件的即可受理转移手续。

其他保险转移:

依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业务经办规程》的通知,参保人员跨统筹区转移医保关系,需要以下几个步骤办理:

第一步、中止原参保地(新乡)参保关系,并申请开具参保凭证;

第二步、由用人单位劳资人员凭转出地开具的医疗保险《参保凭证》向市医保中心提出接续申请,提交原参保地参保凭证。市医保中心受理申请后,生成并发出《联系函》;

第三步、转出地收到转入地《联系函》后,按规定办理职工医保转移手续。转出地、转入地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扩展资料:

社保转移办理流程

(1)参保人员在新就业地按规定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缴费后,由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向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提出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书面申请。

(2)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在15个工作日内,审核转移接续申请,对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向参保人员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的社保经办机构发出同意接收函,并提供相关信息;对不符合转移接续条件的,向申请单位或参保人员作出书面说明。

(3)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在接到同意接收函的15个工作日内,办理好转移接续的各项手续。

(4)新参保地经办机构在收到参保人员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转移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资金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办结有关手续,并将确认情况及时通知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

(5)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是累计计算的,中间允许有空档,可补可不补。

7. 回老家异地社保怎么转回去

异地社保转入当地的操作流程:

1、参保人员向转入地社保经办机构转入申请, 填写《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申请表》。需提供转出地社保经办机构开据的《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转入地企业的劳动合同和身份证。

2、由转入地社保经办机构出据《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联系函》,并通过电子信息平台发送到转出地社保经办机构。

3、转入地社保机构通过电子信息平台接收到转出地社保经办机构发送的电子《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信息表》及相应转移资金后,自行办理接收个人帐户和资金。

8. 社保跨市怎么转移

异地社保转移的详细步骤:省内

1、首先,要在接收地社保机构开具《接收函》,《接收函》上必须提供转移人身份证号码、转入地社保所在银行名称及转入地社保帐号。

2、带着《接收函》、社保手册、终止合同书到公司办理社保转移手续。转移手续办理时公司会给转移人开具《养老保险转移清单》及《养老保险帐户明细》。3、由本人拿着《养老保险转移清单》到医疗保险办公室办理医疗保险转移手续及医保帐户结清手续

省外:

第一步:参保人要先到原参保地社保机构开具《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凭证》。第二步:参保人带着缴费凭证、户口、身份证等到新就业地社保机构申请接续关系。

第三步:接下来就是等待新就业地社保机构审核申请人是否符合条件,通常需要15个工作日。

第四步:审核通过之后,原参保地社保机构在收到《联系函》后的15个工作日内,将着手清理申请人的参保缴费是否有欠费并办理养老保险基金划转,终止申请人在当地的参保关系。向新参保地发出《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信息表》。第五步:新参保地社保机构在收到《信息表》和转移基金后15个工作日内办结转移手续。

9. 跨市社保怎么转回本地

第一,有接收单位的,由单位办理医保手续。没有接收单位的,个人应在终止原基本医疗保险关系后的三个月内参保缴费。

第二,办理医保关系转移时,三种医保关系可以自由转换。三种医保关系是指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医疗保险转移后,从次月起享受转入地相应待遇。办理手续期间发生医疗费用的,如在规定的3个月内参保缴费,转入地经办机构按规定支付相关医疗费用,如超过3个月没有办理参保缴费,转入地经办机构不予支付未缴费期间的医疗费用。

10. 社保跨市怎么转回老家交

1、在转机地点工作并支付保险费;

2、本人或用人单位向被转移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转入地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延续;

3、符合转入条件的,由转入地社保经办机构向原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寄送养老保险转出函,资金划转地社保经办机构将根据信息表继续办理申请人的社保个人信息和个人账户,并将办理情况告知申请人单位或个人。

社会养老保险异地转移需要哪些手续

这里的社保转移只包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因为工伤和生育不建立个人账户则不存在转移之说,失业保险按规定只可转往户籍地。劳动者辞职到外地发展,跨地区转移社保的手续包括以下几步:

一、用工单位在期限内为劳动者办理转移手续

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离职后,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在15日内向当地社会保障部门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二、劳动者自行办理社保转移

1、参加社会保险的劳动者转移社保,需要准备好身份证、离职证明、社保卡和《参保缴费凭证》,而《参保缴费凭证》则需要到原本参保的社保局或者部分街道社保办事处进行打印。

2、劳动者拿着以上资料到目前缴费的社保管理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入,对符合转移接续条件的,由区(县)社会保险管理分局与原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联系办理转移后续业务。

3、在新参保的社保局收到社保关系转移申请和参保资金到账后的十五个工作日内办理好有关手续,并将确认情况及时通知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

温馨提示:现在养老保险是可以跨省转移的,需要转移的可以按照以上的流程申请,合并成功就可以到期领取养老金。

相关信息


电脑版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来自网友投稿及网络整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有错误请反馈给我们及时更正,对文中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不承但任何责任。
版权所有:学窍知识网 Copyright © 2011-2025 www.at31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